三代人传承,只为做好一碗面
邢跃军:让兰溪面走出去走得远
去年12月25日,邢跃军的“跃跃鸡肠面”金华新店开张,这是他在金华市区开的第6家面馆。加上兰溪的两家,邢跃军一共开了8家面馆。开店当天,许多客人慕名而来。新店开业就卖出了300多碗面,这在邢跃军看来是个不错的成绩。让兰溪面走出去、走得远,一直是邢跃军的梦想。
三代人传承 只为做好一碗面
这家新店附近有许多美食,两间店面在周围并不十分亮眼。不过,新店的装修风格,却一如既往地延续着“跃跃鸡肠面”的古朴和细致。刚过新年,记者来到店里,一进门就看到了墙上“三代人传承,只为做好一碗面”,让人感到一碗面的不简单。“从我父辈那代算起,现在又从我手上传到了下一代。”邢跃军说,传承下来的味道,一直没有改变。
“2021兰溪日子面王争霸赛金奖”“兰溪市特色牛肉面大赛特等奖”“2017‘寻找兰溪好味道’评选评上了兰溪好味道”……从这一墙的荣誉中,看得出,这是一碗有故事的面。熟知邢跃军的人,都称他为“跃跃老板”。捞面、烧面、颠锅,一气呵成。即便是8家店的老板,顾客也能在后厨看到邢跃军的身影。除了传统兰溪牛肉面,鸡肠面是他最拿手的。洗净的鸡肠在他的手中,历经煸炒、调味等工序,成为了鸡肠面的主角。靠着这碗鸡肠面,邢跃军从面摊起家。
邢跃军来自于一个做面世家,家中许多亲戚开面馆。面条对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但邢跃军却想做一碗不同的面。“我们家很多亲戚开的面馆都是牛肉面,我当时就想,做牛肉面的挺多,但鸡肠面的几乎没有。”邢跃军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摆夜宵摊开始做鸡肠面,他是兰溪第一个尝试卖鸡肠面的人。
一开始,鸡肠面并不被大众看好,生意寥寥。尽管如此,邢跃军也没有放弃。渐渐地,吃的人多起来了,不少路人被鸡肠面圈粉,进而成为鸡肠面忠实的粉丝。有了一定顾客量的积累,2019年,邢跃军在金华开了第一家面馆。
边开店边拍短视频 记录生活点滴
除了做面,邢跃军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拍短视频。在抖音平台,邢跃军有一个“跃跃的快乐生活”账号,经常和妻子一起拍一些生活中搞笑的小短片,收获了6.8万粉丝。到目前为止,账号一共有118个短视频作品,最高的一条短视频点赞量达10.3万,评论有8600多条。内容是在农村里,跃跃和妻子骑电动车出行时,遇到另一对回村骑电动车的夫妻,不小心剐蹭而发生的口角。他把整个经历拍成了一个段子,看了之后让人忍俊不禁。
“我从2019年开始拍短视频,最早接触了抖音,感觉挺有意思的。”邢跃军说,那年下半年,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小团队,专门用兰溪话拍短视频。“拍到后来,我们发现,用兰溪话拍短视频,只能吸引到兰溪周边的粉丝,远一点的都听不懂。我后来就在自己的账号上拍短视频,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邢跃军说,短视频内容走搞笑风格,像是“和老婆逛超市”“跃跃减肥记”“一顿白挨的骂”……邢跃军在其中扮演的都是搞笑角色。与此同时,他也用短视频和段子记录与妻子生活中相处的点滴。
“我们现在店开得多,忙起来没什么时间走出去,所以只能选择跟老婆去拍一些日常小事,发现看得人还挺多。慢慢地,我们把鸡肠面馆的元素加了进去。有不少客人在抖音上看到我,还会专门到店里来打卡,有时候在后厨看到我,都会热情打招呼,鸡肠面馆成了网红店。”邢跃军说,拍短视频与开店做到了相辅相成。
让兰溪面走出去 更要走得远
采访那一天,有一位坐在角落的顾客,名叫章建辉,他是第一位来店里吃面的客人。他告诉记者,他是兰溪人,在金华10年了,就住在附近。“刚下夜班,就想出来吃碗面,暖暖身子。”章建辉说,他以前在金华吃面,一直没有吃到过好吃的,直到前几天在抖音上得知兰溪的“跃跃鸡肠面”在金华要开新店了,而且就在他住处的附近,所以开张当天就过来吃了。“这几天,我每天都来吃面。金华的面馆,很少有这么好吃的面。”章建辉说,“‘跃跃鸡肠面’开到金华来,真是太好了。”
对于顾客的夸赞,邢跃军很开心。“我们这个面好吃,就是因为要一碗一烧。每一碗面,都是厨师现烧起来的,各种配菜的味道都融到了汤里。像其他的面馆,只要把面煮熟了,再淋上浇头就行。虽然出餐快,但浇头的味道和面、汤都是分离的,不如‘一碗一烧’来得好吃。我觉得兰溪面要走出去,这个‘一碗一烧’的传统不能丢,这是兰溪面的烟火气。”邢跃军说,要坚持一碗一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出餐的速度。尤其是在节奏快的城市,很多客人会因为出餐慢而流失。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邢跃军增加了灶台和厨师的数量,这就要求厨房要大。不过,这样对于开店来说,就会增加成本。
在金华市区,从第1家面馆,到如今第6家面馆,在邢跃军看来,自己开店是稳扎稳打的。“我在金华开的店,基本上每家店都间隔两公里左右,江南和江北都有。我想,让喜欢吃兰溪面的客人,不用跑远就能吃得到。”邢跃军说。接下来计划在永康、义乌、浦江等周边地区开上30家面馆,让兰溪面走出去,且走得远。
记者 沈冰珂/文 范湃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