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第04版:融媒号 乡村

春耕时节忙疏果 孕育枇杷好“丰”景

疏果过程大约持续15到20天

记者 汪雪吟

导报讯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近日,记者走进兰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的枇杷种植园,一幅忙碌的农事景象映入眼帘:工人在枇杷树间穿梭,熟练地做着疏果工作。

农户周庆权告诉记者,他家的枇杷品种主要是兰溪白沙,共计60多亩,其中30多亩采用大棚种植。眼下,大棚枇杷正处于疏果的关键期。通常,当枇杷长至花生米大小,便可开始疏果了,整个疏果过程大约持续15到20天。目前,他家的疏果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周。

据女埠街道农业和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童万民介绍,疏果是枇杷种植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疏果主要是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大小均匀,让每颗果子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如果不疏果,果实之间就会争夺养分,导致果子长不大,品质也会受影响。”

对于疏果的操作方法,童万民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当场拿起一根挂满果实的树枝讲解起来:“枇杷花期跨度大,从10月持续至次年2月,所以结果量较多。正确的做法是去除一根枝条上的大部分果实,保留4个左右。如果是紧挨在一起的果子,必须去掉1个,否则极易长出畸形果。”经过这样疏果处理的枇杷才能成长为商品果,而优质的枇杷商品果重量需达到30克以上。

除了疏果,温度调控也是大棚枇杷种植的关键。童万民表示,近期天气多变,一定要密切关注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依据室外温度及时调整,为枇杷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枇杷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留意,确保大棚内环境适宜。”童万民说,相比之下,露天种植的枇杷生长环境更为严峻。目前,部分露天枇杷仍在开花期,加上气温波动剧烈,难免会有小部分果子被冻坏。不过,只要气温不低于0℃,情况还不算严重;但如果遭遇倒春寒,气温降至零下3℃,枇杷受冻就会比较严重。但农户并不需要对此过于担忧。露天枇杷生长周期相对慢一些,目前还未开始疏果,一般在幼果长成后,3月下旬到4月初进行疏果,后续产量还是有保障的。而且,种植大户经过多年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这关键时期,他们对枇杷树的照料格外精心,会适时给果树增肥,帮助果树恢复生长。

女埠街道作为兰溪枇杷主产区,枇杷种植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该街道积极引导农户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持续提升枇杷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通过与农科院合作,引入新品种、新技术,为枇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推进,连日来,女埠街道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从施肥、病虫害防治,到疏果、温度调控,农技人员手把手传授科学种植方法,帮助解决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