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第06版:小记者

年味的“变”与”不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华夏儿女的团圆梦。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那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用笔墨书写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渲染出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长辈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晚辈相互拜年,传递着新春的祝福与问候。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飘出的不仅是香味,更是浓浓的亲情与家的温暖。这些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记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味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过去,走亲访友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人们带着礼品,穿梭在大街小巷,互道祝福;燃放烟花爆竹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声声爆竹驱散阴霾,带来喜庆与热闹。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拜年成为新潮流,无论相隔多远,一个视频通话就能让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抢红包活动更是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手指轻点,欢乐与惊喜便在指尖传递;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电子烟花取代了传统的烟花爆竹,视觉效果同样喜庆欢乐。这些新形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年味的表现形式,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变”与“不变”中,年味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陈越香,越品越有味。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知小学五(3)班:李紫萌

指导老师:陈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