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0日 

第04版:融媒号 乡村

22名学生拜师学道情 开启非遗传承新征程

记者 徐 填 通讯员 方一丹

导报讯 近日,在兰溪市永昌中心小学道情非遗课上,22名学生穿着传统服饰,手拿渔鼓和简板,排列整齐,踏上了“非遗”道情说唱传承之路,成为小小传承人。

为大力弘扬传统非遗金华道情,自2018年起,浙江省乡村文化能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郑有莲与永昌中心小学合作,开设道情非遗课程,巧妙地将道情艺术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为道情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已有近80名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并学习道情艺术,让这一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郑有莲回忆:“7年前,第一批学习道情的学生仅有10人。那时,不少人对道情艺术的传承并不看好,觉得学习道情没有意义。然而,今天却有22名学生自发报名参加,这让我深感欣慰,也看到了道情传承的希望。”

听说今天举行道情收徒仪式,二(1)班王梦琪的妈妈和妹妹都赶到了学校,见证这纪念性的时刻。“我们都是永昌本地人,小时候也听过‘唱新闻’(金华道情的别称),本以为道情已经快失传了,没想到在永昌中心小学就可以学习道情艺术,我感到非常意外,毫不犹豫地给女儿报了名。”王梦琪妈妈说。

郑有莲表示,她将把道情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人,让更多人领略道情曲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弘扬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推动金华道情的薪火相传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