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兰溪人
今天你管理体重了吗?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并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
“增加一斤体重易如反掌,减一斤却难于登天”“减肥就是3天打鱼,362天晒网”……网友的种种自嘲和调侃,无不展现着体重管理的“难”。那么,体重管理为啥这么难?又该如何科学管理体重?一起来聊聊这个正在被广泛关注的“重量级”话题。
超重和肥胖的困扰
说起体重,很多人觉得是私人问题,胖或瘦,都是个人自由。那么,为什么防控超重、肥胖,会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体重,有什么好办法?
身边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很多人的感受。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提供的一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2023年,浙江省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体重为64.0公斤,较2015年增加2公斤;平均腰围为82.4厘米,较2015年增加1.4厘米;平均体质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为24,较2015年增加0.6。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达到了33.9%,以此估算,浙江省成年人中超重人口约为1741万;肥胖率为13.7%,估算肥胖人口约为704万;两个数据相加,47.6%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的中心性肥胖率为32.6%,估算现有人数约为1675万。
超重和肥胖增加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目前,全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过50%,估计有5亿至6亿人超重或肥胖。超重、肥胖人数越来越多,这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有关,但同时,也会给个人健康造成很多影响。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许多疾病都有密切关系。比如,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腰围越大,危险性越高。
超重问题、肥胖问题深度影响个人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专家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每年由超重肥胖导致的慢性病产生的经济花费将增至490亿元。这一问题亟需政府部门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减重门诊
连日来,“我国医院开始设立体重门诊”的词条也是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导致一些人体重异常,进而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设立体重门诊,有了更专业指导,可以让有体重困扰的朋友在减肥的路上少走弯路,许多网友对此纷纷点赞,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和普及。
实际上,早在去年,兰溪市人民医院就已开设了肥胖减重门诊,由专业的临床营养师团队组成,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生活习惯,制定饮食方案、运动管理及心理辅导,并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帮助患者逐步建立起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科学有效地减重。
“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碰到很多减重的患者,通过节食来减重,但后期很容易出现瓶颈期,需要寻找一个科学有效的减肥方式。”市人民医院减重门诊医生杨惠芳表示,他们会通过仪器确定是否为肥胖,并评估是否存在肥胖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随后,制定科学减重方案,包括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配合正规代餐的限能量平衡饮食、减重药物、中医中药减重及减重手术等。
“我们会告诉患者每天要吃什么、吃多少量、哪些食物推荐吃、哪些食物升糖速度快、饮食如何合理搭配,如何配合运动方案,包括对运动的时间、强度、类型等都给予了一对一指导。”在杨惠芳看来,减重过程中除按照科学的减重饮食方案去执行以外,结合有氧和抗阻力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减脂,但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达到燃脂心率,抗阻力运动是为了避免减重过程中宝贵骨骼肌的丢失,进而会影响基础代谢率和减重效果。
杨惠芳说,为了加强对减重营养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他们还同步设立体重管理微信群,由多名营养师、专科护士共同参与,通过每天饮食、运动打卡,营养师线上点评、答疑等多种形式“督导”患者减重。
杨惠芳表示,减重不能盲目,也不能急于求成,要科学减肥。在减肥中,长期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可以说,任何方式的治疗都必须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减肥,这样吃才健康
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不科学等因素导致的“过劳肥”,已成为职场的一大“杀手”。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市民科学减肥。
《指南》建议,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与此同时,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千卡/100克以上能量的食物)。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0至25克,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千卡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至50%或降低500至1000千卡,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至1500千卡、女性1000至1200千卡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