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第01版:头版

务实笃行促发展 赛绩竞跑谱新篇

——二〇二四年全市推进组织工作纪事

记者 蒋宇欣

时间刻印下前行的坐标,记录着奋斗与汗水。

回眸2024年,兰溪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金华市委和兰溪市委全会部署,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奋力作为,统筹做好铸魂赋能、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过硬队伍支撑。

凝心铸魂 筑牢根本

理论上越清醒,政治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过去一年,兰溪高站位抓凝心铸魂,高水平抓理论武装,高标准抓政治监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

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锚定“走前列、作示范”目标定位,全面落实潜心学纪、笃悟知纪等“五个专项行动”,市委常委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行领导干部领学、党建联建共学等“五学联动”机制,落实立规明纪“四个一”做法,开展集中学习8554场次、解读培训1854场、警示教育2700余场,推动党员干部将“六项纪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强化政绩观教育。把政绩观教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部署开展机关干部层面“思想大解放 服务大提升”活动,运用政治体检“四步六必”工作法,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政绩观。落实“周一听党建”机制,深入剖析领导班子政绩观偏差问题,形成政治画像,梳理堵点问题清单479条,交办督促抓好闭环整改。

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考核体系,开展借调人员清理规范工作,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赋权处罚事项调减50%,入企执法检查频次下降52.4%,松绑减负让获得感更充实。

选贤任能 勇挑大梁

助力锂电产业链招引落地、汛期当起“操舵手”转移群众、“银领”先锋退休不褪色……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广大干部的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去年以来,兰溪坚持树牢实诚实干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抓实干部选育管用各个环节,激励以“兰溪之干”比担当、争进位、创实绩。

聚力增效、以事识人。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干”组建“908070”攻坚组,458名年轻干部“组团”领办重点项目、重点工作203个,以月度晒拼、跟踪考察等举措,提升干部干事效能。开展年轻干部跨行业、跨领域制度性交流,打破部门层级壁垒,推动3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创改开”“港”“廊”“链”等中心工作一线锻炼。开展“揭榜挂帅”,抽调30名专业干部、年轻干部到“十战”“十工程”等临时机构、重点工作专班工作,干部能力在主战场淬炼。

靶向提升、蓄力赋能。干部教育培训向中心聚焦、与发展共频。举办奋进“港”“廊”“链”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青班、进修班、新任市管干部班、95后年轻干部训练营等班次19期,合计培训2100人次。创新“周末学堂·双周学思分享会”,发挥市领导领学带动效应,围绕招商引才、扩大有效投资、土地要素保障等专题举办“周末学堂”22期、项目进行时20余次,以理论+案例体悟式培训干部5400余人次。

激励担当、撑腰鼓劲。建立以考促事推动先行、以考促干激励担当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实现干部“两端三色”管理,对182名表现突出干部予以绿色端通报表扬。大力实施“两个担当”激励保护行动,为7名干部澄清正名。推动暖心教育回访制度化、规范化,分类分层对处理处分干部进行回访,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激发。

强基固本 争当先锋

江南春日,村里别有一番风味:在游埠,老街的早茶烟火升腾热度不减;在女埠,江滩边的“村咖”晋升“顶流”火爆出圈;在黄店,“枫林白露”共富工坊吸引着一波波亲子团来访打卡……在“红色引擎”助力下,兰溪各地正大步走好乡村振兴共富共享路。

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兰溪不断深化“五联五促”党建联建机制,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重点打造“共赴梅好”等7个党建联建品牌,推动梅农人均增收20%,“枫林白露”共富工坊获评省级典型案例。深入推进百镇共建“新五百行动”,谋划共建项目22个,投资额超5100万元。

一年来,兰溪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建立健全“周一听党建”和“红领兰溪”每月现场会工作机制,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努力形成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农村,深入实施“群雁齐飞”行动,落细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十五条,用好试岗练兵、跨村锻炼等“赋能八法”,鼓励引导91名村干部和后备人才参加学历提升,训管用一体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巩固深化“后陈经验”推动村社阳光治理。

在城市,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重点打造四季澜庭、世贸151公馆、东方名都等10个试点小区,通过联建、单建等形式,指导建立小区党支部,并选派专职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专员,从制度机制层面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日常运行,推动解决地下室乱停车、外墙渗漏等一批疑难问题。

在一个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深入推进,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扩容养老助餐、托育托管等“一老一小”服务场景,便民惠民服务实现直达共享,变得可感可及,“幸福兰”党群服务品牌不断擦亮。

充分激活“红色细胞”,持续开展党员整治立规创优,构建党员模块化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兰望先锋”服务矩阵,实行同亮相、同学习、同活动、同履职、同服务流动党员“五同”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和网络空间亮身份、作表率。

育才聚才 活力迸发

持续深化“聚兰工程”,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留用”,打造产才共融示范区……频频出新招、亮实招、下狠招,是“溪”望您来的满满诚意。

人才兴,事业旺。一年来,兰溪紧盯发展之需,以更开阔视野、更务实举措,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和留用,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多向突围“聚才”。以“发展所需”牵动“人才供给”,广开招才纳贤之路。聚焦“1+4+X”产业体系,围绕光膜小镇、镁材料研究院等新兴赛道,启动“院士专家兰溪行”“硕博人才直通车”“人才专巴”等系列引才行动,全年引进青年博士28名、青年大学生7941名,同比分别增长86.7%和34.7%。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名、金华“双龙计划”4名、金华“拔尖人才”2名、海外工程师2名,选拔首批金华市“八婺英才”(兰溪拔尖人才)28名,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多维赋能“育才”。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根基。创设党校、高校、职校“三校协同”办学新模式,联动开展人才培训92期,覆盖各类人才1.6万名。组建以行知学院为基础,各科研主体贯通的“1+3+N”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联动开展紧缺急需人才开发、创新工程师培育和“揭榜挂帅”解题破题。实施“一乡一品”“一行业一品”人才工程,分层分类推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行业特色品牌建设思路48条,联动绘就兰溪版“人才蓝图”。

多元发力“蓄才”。对人才友好,成为最鲜明的城市特质之一。聚焦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深耕做精“人才无忧”服务品牌,开通“企业点单、部门报到”人才服务,迭代“周三人才服务日”、数字“英才无忧卡”等举措,部门协同解难题39项。深化实施“青兰之约”百场五千行动,举办智企对话、集体婚礼,借力青兰夜校等平台开展人才活动170场次,覆盖各级人才5000余名。

扬帆破浪踏足行,奋发向上勇攀登。站在新的起点,兰溪组织系统将认真落实全市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赓续奋斗之志,激发进取之力,实干争先大抓项目、赛绩竞跑聚力共富,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贡献组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