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如同“过山车” 枇杷采摘期推迟
预计“三月白”4月10日左右大量上市,露天枇杷4月底陆续开摘
记者 汪雪吟
导报讯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兰溪市白露园家庭农场的枇杷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枝繁叶茂的枇杷树。枝头挂满了纸袋,里面藏着即将成熟的“三月白”特早熟枇杷。
据了解,“三月白”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质品种,由白肉枇杷和早钟枇杷杂交而来。它具有上市时间早、种质资源优等特点。其果肉洁白,口味酸甜平衡,品质远超传统品种,深受市场青睐,被誉为白肉枇杷中的精品。
白露园家庭农场负责人童正赴向记者透露,目前农场里种植着200棵“三月白”。近期,天气如同“过山车”一般忽冷忽热,这让正处于膨大转色成熟期的“三月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童正赴说,去年这个时候已经开摘十来天了,但今年由于天气原因,采摘时间推迟了半个多月。“温度对枇杷的生长影响特别大,由于前段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枇杷生长速度就变慢了。不过,最近几天气温回升,枇杷膨大速度很快。但温度如果超过31℃,枇杷品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晒干。”
面对复杂的天气状况,白露园家庭农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场内安装了智能化管理设施,如迷雾和高压迷雾,用于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喷雾增加水分,降低温度。农户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各个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据天气预报,今后几天气温有所下降。对此,童正赴表示,目前农场枇杷受冻的可能性较小,当下关键在于避免大棚内出现高温高湿情况,做好通风工作,让枇杷“舒服”生长。
童正赴说,“三月白”既怕冷又怕热,管理难度很大。2021年农场引进这个品种时,由于是试验种植,地块没有连片,管理起来存在诸多不便。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今年农场正在新建10亩高标准大棚,智能化程度更高。
市农业农村局特产站站长陈新炉针对近期温度变化给出了建议:“现在大棚枇杷一定要做好开膜闭膜工作。像‘三月白’,很容易得日灼病,温度高的时候,得及时打开膜;温度低的时候,就要把膜关好,别让冷空气进来。另外,山上的大棚区域要按照建设要求做好加固。种植大户还需提前关注风向,防止大风造成破坏。”
据了解,“三月白”枇杷预计4月10日左右大量上市,露天枇杷将在4月底陆续开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