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鹏飞:跨越山海三年情 躬耕高原育青稞
记者 徐 填
导报讯 “每天清晨6点半,您早早地起床,来到教室陪我们一起读书背书,日复一日,从未停歇过。”近日,援藏三年的兰溪市蜀山中学教师伍鹏飞,收到了不少学生的来信,其中学生旦增仁青说,“师生间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许多年后,回望当时,我们会发现这最无私的精神是生命里的一束光。”
1982年出生的伍鹏飞,大学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农村高中任教,这一干就是17年。2022年7月,伍鹏飞听说西藏需要支教老师,便积极自荐,最终被兰溪派往援藏,成为浙江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政治学科教师。去年,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开始招生非藏文班。当时,有个被视为全校最差的班,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带,伍鹏飞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
班里,回族学生马强(化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且饮食不适常年面色苍白,还喜欢上课打瞌睡。伍鹏飞得知情况后,积极同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沟通,解决学生的日常饮食问题,经常同马强谈心谈话。期中考试,马强的各科成绩相比高中的入学成绩有了跨越式提升,期末考试更是考到了班级第五名。
伍鹏飞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深读课标内容,细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他结合西藏学情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工作,采取“小步子、慢节奏”的教学步调,抓好基础知识讲解和练习。在去年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伍鹏飞不顾右腿骨折,拄着拐杖坚守到高考结束。此外,在那曲市和西藏自治区高中教学大赛中,伍鹏飞结合浙江教育经验,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态把握和师生互动等方面交流和磨课,翻阅教学资料15份,磨课16次,修改内容21次,最终获得自治区赛课第一名。
去年末的班主任工作考核,伍鹏飞的班级量化和班级总成绩在全年级均名列前茅。援藏3年来,伍鹏飞帮扶贫困生3人,捐资助学0.6万元,累计协调捐赠款物价值10万多元,协调资助贫困生23人。
虽然工作非常出色,但伍鹏飞在面对家人时,心里总是有一种亏欠感。援藏期间,整天忙碌的伍鹏飞,只能在晚自习后通过视频和电话关心一下爱人,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进藏后,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儿子。还好,他比较自觉,成绩在班上也能保持前列。自从我出来后,家里基本靠我老婆一个人撑着,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非常辛苦。”说起妻子的不容易,伍鹏飞动容地流下了眼泪。今年2月底,伍鹏飞儿子伍痕为他画了一幅兰湖和布达拉宫的画。画面中,兰湖碧波荡漾,布达拉宫巍峨坚实气派。“虽然父亲不在身边,我非常想念他,但援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崇拜我的父亲,我为父亲感到骄傲又自豪。”伍痕说。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藏队伍,将“教”与“学”悉心传入藏地的教育队伍中,这是伍鹏飞对援藏初心的坚守。伍鹏飞说:“这里大多数的学生都非常活泼开朗,能笑着面对一切,我期待在未来的支教生涯中,能够与更多的藏族孩子建立深厚情谊,见证他们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