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第01版:头版

激活共享空间 打造江南意境

兰溪着力绘就“浙派民居”新范式

记者 陈志恒

导报讯 青山怀抱、溪水环绕,粉墙黛瓦的浙派民居错落有致……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兰溪市诸葛镇长乐村又“圈”了一波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传统古建筑、乡村博物馆、田园小火车和非遗体验项目。

“我们村内古建筑大多建于元明清期间,是原汁原味的浙派民居。”长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庆丰自豪地说。该村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现存元明清古建筑126处,既有与浙西、皖南、赣北地区相似的基本形制,也有浙派民居内在的建筑艺术特征,朴素淡雅、雕刻细腻、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兰溪依托长乐历史文化底蕴优势,通过植入道情、斗鸡等民俗文化表演,引入糖画、竹编、剪纸等非遗体验项目,利用闲置房屋打造以古灯、古钱币、黄蜡石、民俗画、傩文化、青铜器等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建设汇集百余种小吃的美食广场,全力打造“江南民俗文化第一村”。

金庆丰告诉记者,曾经老旧的房屋,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修缮改造后焕然一新。如今,有的老屋化身为展示古村历史文化的乡村博物馆,凭借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向世人生动讲述着长乐的前世今生;有的则变作特色民宿,古色古香的外观之下,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舒适惬意的居住体验。

高质量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日,省建设厅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诸葛镇长乐村、黄店镇王家村入选。“其中,长乐村为传统保护类,重点开展历史建筑修缮与传统风貌延续;王家村为新建集聚类,将系统规划村民安置与公共服务配套。”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差异化建设模式,既体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深化实践,也彰显了“浙派民居”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兰溪积极开展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着力打造具有浙派韵味、地域特色、风貌协调、文化彰显、现代功能、安全经济、绿色宜居的浙派民居。

聚焦传统建筑活化赋能,兰溪通过改善传统民居内部基础设施、融入休闲服务功能等手段,让古建筑焕发新生机,构建“宜居乡村”。同时,因地制宜挖掘和发挥各村特色,探索“非遗+旅游”“文化+教育+旅游”等路径,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宜游乡村”。

在激活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强化风貌管控,推进集群发展,对进一步激发浙派生命力有积极作用。兰溪选取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村庄作为示范点,先行建设诸葛、长乐等具有浙派特色的民居。编制一套具有广泛推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浙派通用图集,为农户建房提供详细的风貌指导,确保新建房屋在风格和设计上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协调。

此外,兰溪还以古城为中心,辐射并带动“游埠—诸葛人文风情线”“黄店—女埠民俗研学体验线”“马涧—梅江特色农旅线”周边村庄协同发展,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乡村集群,形成文化、农业、生态深度融合的示范片区。

“我们将紧扣‘浙风韵味’和‘共富成色’两大核心,在建设中注重传统营建技艺传承与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统一。”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彰显浙派民居特色,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服务指导,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宜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