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神器”热销 学习机市场火爆
兰溪消保委提醒:警惕销售陷阱
这几年,“鸡娃神器”学习机市场火爆。记者走访时,兰溪市某品牌门店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款价格为5000多元的学习机卖得最好。而在电商平台上,学习机的销量也动辄过万。 学习机市场的热闹,不仅体现在销量的快速增长上,更体现在从种类到功能的眼花缭乱上。从外观看,不仅有传统的平板学习机,还有手表学习机、与电视相连的学习机等。从功能看,这类产品不仅可以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讲解、习题,还可以批改作文。在健康方面,不仅有护眼屏,还可以在孩子坐姿不正确时主动察觉并发出提醒……这样的学习设备,自然打动了不少家长。 高一学生家长徐女士感慨道:“现在的学习机看了就心动,不过这些设备是否真能帮到孩子,这才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价格动辄上千元
“毕竟是给孩子买的,既然要买就想买最好的。”市民柳雅最近在给孩子选学习机这件事上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她儿子今年4岁,在幼儿园读中班。“其实刚进幼儿园不久,就有家长说他们给子女买了学习机,我当时觉得还早,但今年也有点着急。”柳雅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源自其他家长,“都说要早点启蒙,不然一开始就输了”。 而正式决定买学习机,是柳雅听朋友聊起幼小衔接时的不易。“如果不让孩子早点养成学习习惯,上小学再着急就迟了。更何况,现在的小孩接触电子设备都很早,与其让他玩手机,不如让他用学习机”。尤其是当她看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不少家长分享说“买了学习机,孩子很感兴趣,竟然爱上了读故事、看绘本”,她最终坐不住了,开始认真做攻略,对比各大品牌的学习机。 “现在的学习机真的很贵,我简单了解了一下,便宜的2000元左右,贵的5000多元。比较后,各方面功能让我比较满意的产品,价格都要三四千元。”柳雅说。 目前学习机的价格动辄几千元,为了孩子学习能够进步,家长不惜重金购买。但这高价买回来的设备,孩子真的会长期使用吗?又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进步? “这真是学渣家长的救星。”家长佟莉有些无奈地说,“辅导女儿的作业,既需要时间又需要精力,我们确实分身乏术。而课前的预习或课后的复习,我也觉得还是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家长王琪对记者说:“当时想着,学习机虽然贵但不用另外买练习册,而且还有错题诊断、薄弱知识点推送等功能,还是值得的。谁知道买了两年了,孩子基本没用过。” 兰溪高一学生张静也表示:“每天要完成学校里的作业,哪里有时间用学习机做题。另外,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辅导内容,完全可以从网上获取资料。”
专家表示,学习机与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的学习成绩并不呈正相关。所谓“学习机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学习机的使用效率、有没有作用,都因人而异。所以,学习机可以买,但是要想清楚自己购买学习机的需求,不能仅把提高成绩的希望放在学习机上。
谨防营销圈套
火爆的学习机市场,也让骗子嗅到了“商机”。近日,兰溪市消保委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家人接到某公司“购买学习机送厨房用品”电话,即购买一台学习机赠送一些厨房用品,售价1999元。消费者买回家后发现,学习机功能仅限义务教育阶段使用,联系商家却被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失联。此类商家在城区集会采用流动销售的方式,涉及人员较多但经营主体不易追溯,导致后续维权工作开展困难。 学习机本质功能是辅助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消费者购买学习机时应关注学习机的内容、功能和服务,仔细辨别学习机的品质和有关资质,不要偏信销售人员的宣传效果。
兰溪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电子学习用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警惕电话推销及流动销售风险。流动摊贩没有固定门店,所售产品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出现问题维权比较困难。消费者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克服贪图便宜心理,尽量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信誉好的商场或实体店,最好不要轻易购买流动摊贩的商品。 2.保持理性消费观念。此类流动摆摊销售模式,往往通过营造现场气氛来诱导冲动消费,特别是部分老年消费者,容易缺乏理性判断而购买一些超过实际需求的物品。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仔细甄别宣传信息,认真了解产品性能和质量,尤其在购买价格较高的产品时更需认真考虑。 3.及时维护消费权益。消费者在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保存好相关票据、宣传资料等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特别提醒老年消费者,如遇消费纠纷应及时告知家人,避免因延误导致维权困难。
记者 蒋宇欣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