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第07版:万象

教1600余人学会“黄金四分钟”急救术

退役军人在街头开了个“救人补习班”

夜幕将至,成都玉林西路人来人往。街角,李春亮屈膝半跪在地,铺上几张毯子,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模拟人等教具摆在毯子上,架起直播设备,开始吆喝:“有没有朋友过来一起学急救!”4个月来,利用业余时间,李春亮的这个公益急救教学小摊已摆了58次,培训过上千名市民、游客。

3月29日晚,居民张女士和丈夫在玉林西路散步,见到李春亮的急救小摊,她立即停下脚步,身子探进围观的人群,听着李春亮的讲解。

“为什么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个就叫做黄金4分钟。”张女士听得聚精会神,一旁的丈夫则催着她回家了。张女士悻悻而去,但拐了个弯,不到几分钟,她又出现在李春亮的小摊前,并且跪在毯子上,手放在模拟人胸前,跃跃欲试。

“大家一定要先打120,然后做心肺复苏,我们的目的是把抢救时间延长,把人活着交给医生。”李春亮跪坐在地,继续讲着,“每分钟按100~120次,不要慢也不要太快,直到把人救活或者医生接手为止。”

随着李春亮一声令下,张女士和几位居民、游客一起对模拟人按压起来。“1、2、3、4、5……”李春亮在一旁打了会儿节奏。1分钟后,大家的成绩,通过模拟人身上的感应装置,传导进平板电脑中。

“这位99分!恭喜你把人救活了!这位80分,也不错!另外两位只有60多分,可能是按得太快了。”李春亮一边宣读成绩,一边和众人击掌。

这天,李春亮从下午5时许摆摊到晚8点半,一共教了七、八轮,他也一跪就是3小时,嗓子干了,腰也有些疼。

张女士体验过后很开心。为什么离开后,拐个弯又回来了?她告诉记者:“学这个很有必要,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急救一下。”

对于李春亮的善举,市民们也纷纷说:“这很有意义,很多人想学,但没有机会,而在这里路过,马上就能学一下。”

李春亮老家在天津,年轻时入伍,曾是一名空降兵。2007年,他因为工作来到成都,后来邂逅爱情,成为一名新成都人,现在儿子已经读中学了。

李春亮说,他有一位朋友从事急救设备行业,前年曾邀请他一起去学急救。考取急救证后,李春亮又紧接着考取了急救导师证,此后他就常常带着PPT,走进社区、企业,为大家教授急救知识,“我小时候就有一个教师梦。”

去年11月开始,李春亮决定走上街头,为市民、群众传授急救知识,在他看来,用这种方式教急救,普及率会非常的高,大家走过路过想学就学。“主要是在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摆摊,人比较多。”

李春亮的授课技巧,在长期的街头实战中不断进步。一开始,他仍像去社区、企业授课一样,带着PPT去街头,给市民、游客讲解,但应者寥寥,于是他又迅速改变授课方式,不再讲PPT,而是让市民、游客直接投入到实战演练中,增强参与感,加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医务人员来练习,与李春亮交流授课方式。

李春亮估计,已有1600余人在他的小摊上学习过。在网上,还有许多人看他的直播,关注他的抖音账号“急救兵歌”。他告诉记者,曾有网友留言,说看了他的直播后,救活过一个人,这让他备受鼓舞。 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