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第03版:民生

“护苗姐姐”用心守护“少年的你”

“她的陪伴让我感到温暖与力量”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张 迪

导报讯 “姐姐,我和父母沟通好了,我准备去上班,到时候用自己的工资给你买生日礼物。”近日,17岁的小袁(化名)给兰溪市公安局云山派出所民警江文博发来了暖心短信,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这位“姐姐”。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个喜欢在外游荡,不愿和父母交流的“不懂事”少年。

今年以来,云山街道办事处、云山派出所依托江文博工作室持续开展“安兰护苗”工作,通过未成年人跟班学习、安全教育进校园等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而小袁便是江文博工作室第一批跟班学习的一员。

此前,他辍学混迹社会,父母管不住,学校也难以约束。江文博决定将他带到工作室,以积极引导的方式,通过教育感化、帮教引导、排忧解难等方法,对小袁进行开导,帮助他逐步走出困境。“她就像我的亲姐姐,会让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会让我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几个月,小袁跟着江文博开展群众走访,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袁离开工作室后,江文博也常常与他联系,关心他的生活状况,以“知心姐姐”的身份一直陪伴在小袁身边,小袁一有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都会和江文博分享。

工作室里的这些“弟弟”“妹妹”,有的曾因叛逆而迷失方向,有的则因家庭困境而孤独成长。江文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记录每日感悟,向他们传递温暖与力量,帮助他们找回自我、重拾信心。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警方等多方协同发力,共同织就一张守护网。“如何让少年在成长路上有明灯指引?在人生路上有底线原则?”这是江文博常常思考的问题。

该工作室创新“家校社警”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对未成年人推行“1+3+N”结对帮扶模式,即由一名民警、一名教师、一名社工,以及一名家长和若干志愿者共同组成帮扶小组,全方位、多角度给予未成年人关爱与支持。

“我被这个民警姐姐暖到了,她的陪伴与引导让我感到温暖和力量。我要慢慢改变自己,再也不去干那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了。”小许(化名)在感悟日记里写道。小许曾是让父母、老师“头疼”的对象,在江文博的悉心陪伴与耐心引导下,她逐渐发生了蜕变,能和父母好好沟通,开始有了未来的规划。

“走,我们一起开展反诈宣传去。”除了关怀引导,江文博还常带着他们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保护能力。“我现在不仅熟记防诈骗知识,还能给人家做宣传,感觉自己很厉害。”小许拿着反诈宣传单,给市民讲解作案手法与防范要点。孩子们参与的每一次反诈宣传和走访巡逻活动,都像是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正义、责任和担当的幼苗。

“虽然有时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一想到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江文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