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托纺织:以差异化智能化打造竞争新优势
记者 汪雪吟 郑 露 姜 维 邵 琳
在纺织行业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一些企业为了谋求更多发展空间,开始积极求变、转换赛道。位于兰溪市诸葛镇的浙江克罗托纺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该企业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在行业变革中找准定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近日,在克罗托纺织一分厂的纺织车间内,300台纺织设备开足马力运转,工人穿梭其间,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卷卷面料如流水般产出。值得一提的是,这300台设备中,有100台是去年新引进的必佳乐剑杆织机。这批新设备专门用于生产麻和亚麻类面料,日均产量约3万米。
据了解,引进这批新设备主要是为了创新转型。谈及转型的动因,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方孝清说:“过去,我们以生产棉类面料为主,但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销路相对单一。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从去年开始,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和市场分析,决定调整产品结构,向麻类、化纤类等差异化产品进军。”
该公司一分厂厂长黄素珍向记者介绍,新设备所生产的麻类面料工费更高,对质量和工艺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这无疑对设备性能和人工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把控。经过小批量订单试做,客户对新产品反馈良好,市场认可度较高。此后,克罗托纺织不仅开始自主开发产品,还积极承接大批量定制订单。
产品有了特色,市场自然打开新局面。过去,克罗托纺织以内销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国内纺织品市场。如今,公司加速“出海”,重点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如孟加拉、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市场不断扩大离不开产能的有力支撑。目前,克罗托纺织拥有3个纺织分厂,900台纺织机持续运转,单日面料产出可达30万米,年产量高达1亿万米。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0亿元左右。
在背后支撑这一庞大产能的,还有一系列智能化生产设备。车间里,配套的上吹下吸式清洁设备同步运行,解决棉絮污染问题;智能验布机通过电脑系统自动检测瑕疵;智能分条整经机精准控制纱线卷绕;自络机自动完成纱线接头……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双重提升。
在展厅,陈列着麻、仿麻、仿牛仔、莱赛尔、天丝等各式各样的布料。该公司销售经理陈昕伟向记者介绍了当前的主打产品——麻和仿麻面料。“许多国家缺乏相关生产技术,这成为我们的优势。”陈昕伟表示,国际市场对麻这一面料非常喜爱,克罗托纺织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能够满足客户对高品质麻类面料的需求。而仿麻面料主要是用棉制成,虽成本仅为麻的一半,但因兼具麻的质感和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也颇受欢迎。
面对市场变化,克罗托纺织的经营策略也日趋灵活。企业摒弃了过去只接大单的模式,开始承接利润达标的小型定制化订单。“高质量、轻量化”的新模式,使客户群体更加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方孝清表示,克罗托纺织将不断创新,坚持差异化的策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并考虑在海外投资生产,让更多的产品走出去。
在纺织业的变革浪潮中,企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实现突破发展,始终是一个难题。克罗托纺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调整产品结构,用一场“差异化革命”,撕开了纺织业竞争的新突破口,打开了国际市场。这也证明,唯有敢于突破传统、主动求变,企业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