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07版:万象

河北“摔跤爷爷”12年免费教摔跤

带出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南沟头村,有一片10亩见方的土操场,操场东侧矗立着300多平方米的铁皮房,这个前身是厂房的院落,如今是一片小有名气的“武林圣地”。

宽阔的土操场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训练器材。傍晚时分,武馆内准时响起了孩子们的呐喊声。穿行在练功孩子们中间的,是一位声音洪亮的69岁老人,人称“摔跤爷爷”。他坚持免费教学12年,让这个堪称简陋的国术馆,走出了一批又一批顶天立地的“武林健将”。

“功夫是时间和汗血积攒起来的!”白鹤江声音洪亮,他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耐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姿势。

白鹤江出身摔跤世家,自小习武,对中国式摔跤有着深厚的感情。年轻时,他曾是河北省专业队的一员,离开后也一直怀揣着将摔跤技艺传承下去的梦想。

“中国式摔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2013年,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完成“人生任务”的白鹤江决定重拾旧梦,自费十多万改造村中废弃厂房,创办了这家摔跤武馆,12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武馆里,免费教授孩子们摔跤技艺。

这里没有健身房里常见的现成器材,只有许多别出心裁改造出来的“秘密武器”:沉重的轮胎、古朴的石锁,还有用传统农具改造的“砘子”。“‘砘子’原本是农田里压土用的,还分20斤、25斤、35斤等等不同重量。”白鹤江说。

“孩子们都很听话,也很坚韧。”白鹤江欣慰地说:“他们有的每天5点多放学后就赶到这里,等6点开始练习摔跤。”

操场北侧,是一排朴素的砖房,屋檐下是整齐排列的旧课桌,方便放学早的孩子写作业。

在白教练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摔跤技巧,更磨炼了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摔跤是一门与人搏斗的技艺,但是白鹤江说,“既要学会如何摔倒别人,更要学会自己摔倒了如何站起来。”

在简陋的环境里,白鹤江和孩子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上千名孩子在此学习过,其中出了3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7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孩子们在各类赛事中摘得200多枚奖牌。

白教练的付出和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周边家长的一致好评。“白教练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他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用心教导。”家长王东艳感激地说“我的孩子在这里练了8年,从之前的小胖墩变成了现在健壮的小伙子,性格也更加坚韧了。”“白教练对我们可好了,他不仅教我们摔跤,还关心我们的生活。”正在练习翻轮胎的刘星宇擦着汗说。白鹤江对孩子们关爱有加,夏天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西瓜、冰糕消暑。

晚上8点,武馆内的训练声渐渐平息。“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白鹤江望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不住地叮嘱。过了这一夜,摔跤武馆又将迎来新的一天。而白鹤江,也将继续在这里兑现对中华武术的传承诺言。

据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