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新锐”到“破壁先锋”
赵立鹏:以匠人之心深耕电池技术
记者 成 超
昨天,当记者来到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时,电池六部研发部经理赵立鹏正与同事探讨新产品研发设计相关工作。
入职公司8年间,这位90后小伙从技术新锐成长为团队核心,手握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带领团队攻克多项行业技术壁垒,将200多个项目顺利推进量产。他以匠人之心深耕技术,以赤子之情传递温暖,用创新与担当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
出生于1992年的赵立鹏,是甘肃张掖人,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2017年,他进入了深圳市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的电子工程师开始做起。“我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也曾在一家民用飞机零部件维修公司做过相关工作,所以入职后,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赵立鹏说。
公司对赵立鹏的工作能力十分认可,在通过试用期之后,就让他负责研发设计国际知名的L客户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项目。“这是L公司与我们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我和几位同事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设计中。”赵立鹏告诉记者,他们研发难题主要集中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攻克设计阶段遇到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10个多月的研发后,赵立鹏团队终于将该项目推入量产,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不断对电池相关研发技术进行迭代升级。
对于工作,赵立鹏一直都是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2021年春节前夕,赵立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可就在这时,他们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他们研发的一款电池在国外出现了无法充电的问题,客户希望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之前没有遇到过,可以说非常棘手。”赵立鹏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题,赵立鹏毫不犹豫地把回家车票给退了,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那段时间,我们基本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忙到深夜10点。”最终通过20多天的努力,他们成功找到根因,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了该项目的正常交付。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赵立鹏也会有一些创新的想法。为此,公司成了创新工作站,由他作为牵头负责人。“这个创新工作站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收集大家在工作中的一些新思路,看看能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则是推动一些创新项目开发落地,为公司发展助力。”赵立鹏说,去年,他们创新站联合公司的其他部门共提交了四五十份专利,这些创新项目帮助公司降低了诸多生产成本,也得到公司肯定,并在年底获得了创新团队奖。
如今的赵立鹏,已经从一名“技术新兵”升级为“团队领头雁”,并连续3年担任企业内部职员导师。“我是以应届生身份来到欣旺达工作的,初来公司,是赵工给了我很多帮助。”该公司电子工程师张宁杰告诉记者,在平时工作中,赵立鹏就如同师傅一样,手把手教会了他很多研发技能,同时,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大家。
在赵立鹏的工位上,记者看到了很多荣誉,公司新锐奖、技术达人奖、明星主管奖、管理英才奖和兰溪市劳动模范……对于这些荣誉,赵立鹏只是淡淡地表示,他做了一名技术人员该做的事情。对于未来,赵立鹏也有不少新想法:“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想顺应这个浪潮,结合AI技术,研发出更加智能化的电池,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