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第05版:寻味

文章导航

李渔八珍面

一碗来自三百年前的美味

兰溪游埠早茶街最不缺的就是烟火气。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已飘来阵阵鲜香。在这条“江南第一早茶街”的氤氲热气中,藏着一家特别的店铺——“李渔八珍面”。这五个遒劲大字,诉说了一段跨越三百年的美食传奇。

李渔不仅是古代有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还是个美食家。他曾带领自己的戏班巡演各地,每到一处,便深入体验当地的人情风俗,品尝当地的美食佳肴。李渔不仅游历广泛,而且对饮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字虽谈饮食,却写得自然隽永,娓娓动听,情感真挚,意蕴深长。

据悉,“李渔八珍面”由兰创集团兰溪美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我们在整理地方文化资料时,偶然翻阅到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提到了用来招待贵宾的‘八珍面’,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代饮食的精致与讲究,我们就想去复原这碗面。”店铺负责人祝艳说。

那么,八珍究竟是什么呢?书中记载:鸡、鱼、虾三种食材经过充分晒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这四种食材,共同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和入面中,再加上鲜汁,共有八种食材。“这八种食材的巧妙融合,不仅体现了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更是对面食文化的深刻理解。”祝艳告诉记者,公司决心将这份来自三百年前的美味重现于世,这不仅仅是对一道菜的复制,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致敬。为了还原八珍面的原汁原味,还特别聘请了技术顾问——面点师傅林连子。

在制作过程中,林连子结合现代食品科技,对古法进行了改良。例如,通过低温烘焙技术彻底干燥八珍食材,再精细研磨成粉,确保面粉都能均匀吸收八珍的精华。和面时,采用特定比例的鲜汁调配,使得面条不仅色泽诱人,而且在煮制过程中能释放出丰富的层次感。

当第一碗“李渔八珍面”端上餐桌时,它不仅仅是一碗面,更像是一场穿越三百年的美食对话。面条入口,先是芝麻与花椒的香麻在舌尖跳跃,随后是鱼虾的鲜甜与笋、蕈的自然清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汤清而不寡,恰到好处地衬托出面本身的丰富滋味。

古代“老饕”的食谱到底合不合现代“吃货”的口味?

李渔八珍面很快便名声在外,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品尝这份穿越时空的美味。他们中,有对李渔文化仰慕已久的文人雅士,也有单纯被美食吸引的老饕。祝艳常在一旁讲述八珍面的故事,她总说:“这碗面里,有李渔对生命的深情,有匠人对技艺的虔诚,更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百年前的味道,用当下的食材,经过今人之手,被还原、被呈现,也让更多的人看到。正如钟情古籍美食的视频制作者“日食记”所说,在上下五千年里,我们有过无数如诗如画的八珍玉食。如此灿烂的文化,不该只被记载在图书馆的古籍中。或许时光漫长而无言,但我们仍与时光有很多约定俗成的默契。

本版图文 记者 蒋宇欣

本版设计 记者 童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