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第04版:融媒号·乡村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 从“外在美”到“内涵美”

多维度发力,河伯村旧貌焕新颜

记者 汪雪吟

导报讯 “现在村里的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道路干净宽敞,池塘水质清澈……”近日,谈及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河伯村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河伯村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多个维度发力,让村庄环境实现旧貌焕新颜。

步入河伯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波光粼粼的池塘,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里曾经也存在着卫生死角、池塘淤塞等问题。为了常态化推进环境整治,河伯村在保持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建立一两个月一次的周期性专项清理机制,对顽固卫生死角实施精准治理,让村容村貌实现持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该村对8处村口池塘实施清淤疏浚与驳岸加固,同步加装安全护栏。面对债务压力和道路硬化项目困境,村两委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分阶段推进“八有八无”垃圾分类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7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完成度为60%至70%。

资源循环利用也是一大亮点。该村创新利用“三改一拆”产生的废渣石料,铺设完成姜皮自然村通村道路及原尚方行政村连接线;将清淤产生的淤泥科学回填农田,实现土质改良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夜幕降临,河伯村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为村民照亮归途。村两委近年来推行“自主采购+自行安装”模式,让路灯安装成本有效降低。采用“资金滚动投入”策略,根据村级资金结余情况,分步实施亮化工程。

在民生保障方面,自来水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对于长期水费亏空难题,村两委成员主动包揽管网维护,有效减少“跑冒滴漏”。2022年,与市自来水网络并网后,成功扭亏为盈,推动村级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我们注重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让党员队伍更有活力。”该村党支部书记方雨丰介绍,通过“党员亮身份”活动,推动党员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当先锋。每季度开展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融入理论学习,持续提升党员服务能力。

以党建为纽带组建的“河伯先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吸纳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热心群众参与。这支队伍定期开展助老帮扶、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包括每月为孤寡老人上门保洁、代购物资;农忙时节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抢收作物等。

此外,河伯村建立“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担任网格员,负责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同步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涉及村庄规划、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共商共议,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落到实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河伯村村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