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好人童元红:用爱扛起三重人生
记者 徐 填
导报讯 “10多年了,每天都是这些简单的菜。”近日,记者来到兰溪市香溪镇上李村童元红家中,她一边清洗着西兰花、苦瓜、芹菜等绿色蔬菜,一边从容地告诉记者:“我们的日子很平淡,能在一起就是幸福。”
童元红与丈夫赵顺奇都出生于1977年,但赵顺奇在2012年确诊糖尿病与尿毒症,这对当时才35岁的年轻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的糖尿病是家族遗传,20多岁的时候就有前兆,时常多尿,体重轻了不少,但当时没注意,几年后引发了尿毒症。”说起病因,童元红眼含泪花:“两年前,他的右脚血管全部坏死,血液无法流通,做了高位截肢,还要持续做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
在赵顺奇的房间里,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副腋下拐、一辆轮椅车,还有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药盒。“要吃哪些药,怎么吃,吃多少,我老婆比我更清楚。”赵顺奇说,这13年里,按时提醒自己服药是妻子童元红每日的“必修课”,她专门准备了一个小巧的药盒,将各种药物按早、中、晚的剂量分装好,并设置好闹钟,生怕错过一次服药时间。
记者发现,赵顺奇右手手臂上,有两个像烟头烫出似的窟窿,又黑又肿。赵顺奇伸出手臂告诉记者,这两个洞是做血透时插管子的,一条是静脉,一条是动脉。“我们星期二、四、六要去人民医院做血透,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因为不能洗澡,每天晚上她都给我擦身体,这么多年,为我忙前忙后,真的很辛苦。”赵顺奇动容地说。
除了要照顾赵顺奇,童元红的母亲也常年患病,需要持续服药。她常常天不亮就赶到母亲家,为母亲做早饭、整理家务、陪母亲去诊所拿药等。母亲半夜高烧,她背着母亲往卫生院跑,直到母亲退烧,她才放心。同时,童元红也未忽视幼子赵如慧的成长。孩子家庭教育都由她负责,遇到难题想尽办法解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人生挫折。为维持家庭生计,她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去打零工。农忙时,她去村里的万亩良田帮忙收割庄稼;农闲时,她又到附近的小工厂里做手工活。
今年4月,童元红被评为“金华好人”,她的事迹在上李村一直是孝老爱亲的标杆。生活的重压虽如山般沉重,但童元红从未抱怨过。邻里间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手。村民都对她赞不绝口:“元红这样的媳妇,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自己家里那么难,还不忘帮衬大伙。”
“我只是尽了一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母亲该尽的义务和责任,能守着家人,就是福气。”童元红说,生活的苦难或许无法选择,但面对苦难的态度可以由自己决定,这条路还长,她会坚守初心,踏踏实实,努力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