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第03版:民生

从“三份纸质文书”到“一次电子确认”

兰溪交管服务再添便民“黑科技”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董剑浩 张 涵

导报讯 “以前处理违章,要签3张纸,还得排队等半小时。现在不到5分钟就办完了。”昨天,在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违法处理中心窗口,刚办结违章处理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群众办事体验“大提速”,得益于交警大队近期启用的便民“黑科技”——交管窗口终端一体化设备。作为承担全市交通违法非现场处理的核心窗口,交通违法处理中心曾长期面临“三难”困境:一是5个简易程序窗口日均处理业务超200起,每起违章都需群众手动签署一式三份纸质文书;二是高峰时段窗口前排起长队,最长等待时间达1小时;三是每月近4000元的硒鼓和纸张耗材费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上万份纸质文书还堆满库房,调档查证需要多人协作,档案管理成了“老大难”。

“群众的时间不该浪费在重复签名上,我们的警力也不该消耗在纸堆里。”交通违法处理中心主任叶菁道出改革初衷。为破解传统模式的效率瓶颈,交警大队借鉴我省多地成功经验,决定引入电子签名签章技术,推动窗口服务“数字化转身”。

今年4月中旬,5台交管窗口终端一体化设备,正式入驻交通违法处理中心窗口。市民只需在窗口电子签名板上签署一次名字,系统便会自动生成加密电子文书,同步完成归档和电子送达。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效率相比以往手动填签模式提升50%以上。

“最直观的变化是群众少排队、少动笔、少等待。”窗口工作人员介绍,以往需要群众反复填写的姓名、意见等信息,如今通过系统自动抓取,签名环节从“三份纸质文书”精简为“一次电子确认”。伴随而来的还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减法”,预计年均可节约纸张耗材费用4.5万余元,警力调配也因档案电子化管理变得更加灵活。交通违法处理中心窗口还同步推出“电子文书扫码查询”“违法处理指南智能推送”等功能,让群众办事全程“零盲区”。

自4月交管窗口终端一体化设备启用以来,已高效办理交管业务6000余起,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8.5%,办事体验感大幅提升。“我们将以推广电子签名技术为契机,持续拓展‘互联网+交管服务’场景,让更多便民举措从纸上落到群众心上。”叶菁说,当电子笔尖代替传统纸笔,改变的不仅是办事方式,更是政务服务理念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