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4日 

第02版:要闻

深化校企合作 共育优质人才

人大代表牵线搭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近日,在兰溪市中德职教集团主办的校友联谊活动上,该校与康恩贝、山野机械等10家本地企业签约共建产业学院实践基地。这标志着兰溪市人大“校企合作 代表搭台”活动正加速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自今年4月兰溪市人大启动“三推两助、双岗建功”助力“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代表主题活动以来,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聚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痛点,策划开展“校企合作 代表搭台”子活动。活动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职校走访调研,摸清需求,并搭建平台举办校企对接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着力推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与定向培养等务实合作项目落地,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在精准对接的实践中,人大代表成为关键的桥梁纽带。其中,兰溪市人大代表、江南职业技术学校董事长杨初放既是活动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职校校长的身份让他成了校企之间最勤快的“跑腿人”,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摸清企业的“人才脉搏”。这次能一口气签下10家企业的产业学院实践基地,正是他与众多代表们前期频繁走访调研的成果。像为康恩贝、欣旺达这些企业量身定做的“定向班”,就是在一次次走访中,根据企业急需敲定开设的。“和企业沟通,我占优势啊。”杨初放说,“两边的情况都熟,对接起来很顺畅。”

但杨初放也清楚,改变社会对职校的“老眼光”不易。作为人大代表,他连续三年提交建议,呼吁加大职业教育宣传,提升社会认可度。作为校长,他则在校内“动真格”,大幅增加技能课程的比重,让学生真正学到过硬技术。同时,他还计划深化与浙江药科大学的“3+2”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目标就一个:实现教学、实践、就业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杨初放说。

在欣旺达产业园,市人大代表、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项海标总是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人才账本”。他清楚记得,2019至2025年间,企业累计接纳了550多名本地职校学生来实训实习,同时,有164名本地院校毕业生留企工作,成为产线上的生力军。“数据不会说谎,合作要见真章。”项海标说。

为推动这些成果落地,项海标两头使劲。他牵头建立了一套校企专业匹配度评估机制,让项目对接不再盲目;推动企业办起了“夜校”,联合学校给在职员工“充电”,既提升了队伍素质,也为转型储备了人才;更主导设计了“见习-顶岗-就业”的成长路径:让低年级学生进厂感受氛围,高年级学生顶岗锤炼技能,毕业时优秀人才直接留用,一条路走到底。“代表身份就是责任,一头连着企业求贤若渴,一头系着学生前途未来。”项海标坦言,“既解企业‘近渴’,也为学生‘铺路’,这‘双岗’才算没白站。”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刘南苗表示, 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活动,精准助力校园招聘会促成更多毕业生留兰就业,联动推动开发区技工实训中心“政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并强化对合作项目的跟踪问效确保实效,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夯实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