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第02版:要闻

强党建 兴产业

江哲仙: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7月1日,在兰溪市永昌街道沈家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哲仙和村干部一起,慰问村里的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节日的问候。

“老党员为村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组织始终牵挂他们的生活,希望他们保重身体,继续发挥余热,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江哲仙说,她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对村级事务、联系群众等工作毫无头绪,就向老党员请教,他们也毫不吝啬、倾囊相授,最终慢慢打开了工作局面。

万事开头难。上任以来,在老党员的帮助下,江哲仙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牛鼻子”,着力建强农村战斗堡垒,提升发展能力水平。在她的带领下,沈家村按照地缘相邻、优势相补原则,把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等作为小组长,与5至10户农户组成联系互助小组,构建“党支部+村民小组+联系互助小组”治理体系,通过这一更小治理单元,有效实现村与户、党员与群众互动互联,精准把握群众所需所盼。2018年至2020年,沈家村党支部连续获评金华市五星基层党组织荣誉。

一个好汉三个帮。为配强村级班子,提升整体战斗力,江哲仙积极探索党员队伍建设“333工作法”。其中,她坚持“源头优化”导向,明确“三步”培养。“我们首先注重从源头上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吸收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把致富能手、技术人才、回村大学生等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江哲仙说,他们还研究制定了《沈家村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考核办法》,通过列席主题党日活动、领办重点工作任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以“日常表现+季度考核”方式进行量化考核。最后,根据积分结果,公平公正调整不合格对象,并由党支部委员对“种子选手”进行一对一帮带,使其尽快熟悉“村”情、“人”情和“事”情,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

80后党员张小荣就是通过“三步”培养选拔出来的第一批党员。“2019年,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我便每月按时参加主题党日学习,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如打扫村庄卫生、交通文明引导等。”张小荣说,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他提前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与荣光,不仅磨练了他的党性,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为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动能,江哲仙通过打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央厨房+配送餐”模式全片覆盖,为老人提供了优质的养老服务。如今,沈家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给村里的老人送餐,还扩展至整个永昌街道,惠及300多位老人。

此外,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家门口养老”优质服务,最多可同时容纳38位老人入住,可为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20余万元。在实现村庄华丽转身的同时,江哲仙也先后获得浙江省“千名好支书”、金华市优秀志愿者、兰溪市杰出志愿者、兰溪市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