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99子”?微短剧何时告别野蛮生长
常因“狗血”剧情引发争议的短剧行业,近期又以“1胎99子”的奇葩设定登顶热搜,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1亿。该剧不仅明显违反生活常识,还出现99个孩子摞起来的荒诞画面,连参演演员都承认“太癫了”。但猎奇剧情为该剧赢得“泼天”流量,在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4500万,目前已经下架。
微短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凭借猎奇内容登上热搜了。去年,一系列“霸总”题材短剧持续霸屏,制造出“亿元零花钱”等炫富拜金、挥霍享受的“爽”点,因严重偏离现实逻辑、违背公序良俗被国家广电总局出手整治。但“霸总”退潮后,短剧行业又陆续兴起过“恶婆婆”“重生复仇”等各种风潮。
近年来,时长短、节奏快、注重情绪极致拉扯的微短剧,已成为很多人的“电子榨菜”。《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在陕西西安,这座曾在20世纪80年代引领“西部电影”浪潮的城市,如今在微短剧带来的网络视听新浪潮中再次勇立潮头。据业内估算,目前西安拥有短视频制作公司200多家,全国约60%的微短剧在此生产。
在西咸新区十里沣河影视基地,拍摄场景随处可见。该基地已聚集21家微短剧公司,三分之一为行业头部企业。为高效整合资源,基地搭建了医院、监狱等多样室内实景棚,并引入服化道、器材租赁等服务,可实现“一站式”拍摄。
记者了解到,许多微短剧采用低成本、快产快销模式,追求最短时间获最大流量,导致大量“剧情不合理、演技夸张”剧目充斥网络,一些作品深陷霸道总裁、豪门赘婿等套路。
业内人士认为,许多剧本源于短视频或网文改编,逻辑单薄、缺乏深度,难撑高质量叙事。同时,编剧行业缺乏微短剧专门培训体系,优秀人才更倾向长剧或电影,导致微短剧专业编剧匮乏。
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理事长、十里沣河影视基地董事长谢飞认为,应建立微短剧编剧培训机制,推动高校与影视公司合作,鼓励年轻编剧进入短剧市场;设立剧本孵化计划,提高原创性;制定制作标准,吸引专业演员参与,提升表演质量。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