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23村送教送关怀
畲乡“蓝妈妈”的25载教育长跑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圣山民族小学,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蓝妈妈”——她就是扎根畲乡教育沃土25载的畲族教师蓝悦贞。这位1980年出生的畲族儿女,自1999年师范毕业后,便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累计帮扶留守儿童超百名,为残疾儿童送教200余课时,开展心理辅导100余人次,用专业和无私的爱,在青山绿水间织就了一张温暖的“教育网”。
据悉,因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多,圣山民族小学留守儿童比例高。为此,蓝悦贞将周六定为“亲情补给日”,她的家访足迹遍布乡间。
2023年端午节,当得知留守儿童小喻的父母无法返乡,她便带着粽叶糯米上门,和孩子一起包粽子、挂艾草。小喻的一句“蓝老师包的粽子有妈妈的味道”,被蓝悦贞记在了家访本里。她的家访本细致记录着每个孩子的需求,蓝悦贞说:“这些孩子不缺物质,缺的是情感的锚点。”
对于无法入学的特殊儿童,蓝悦贞倾注了更多心血。面对“糖宝”小文的戒备,她坚持用彩色积木和发声玩具,一次次耐心送教。从最初的躲藏到能主动挥手、哼唱儿歌,小文的点滴进步凝聚着“蓝妈妈”的坚持。
2018年,蓝悦贞牵头成立“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带领12名教师,为特殊儿童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足迹踏遍畲乡23个自然村。在2019年兰溪市特殊教育工作会上,她举着小文捏的橡皮泥花朵坚定地说:“教育不该有门槛,每个孩子都有绽放的权利。”目前,这支队伍累计送教已超200课时。
日常工作中,蓝悦贞敏锐察觉到乡村儿童日益凸显的心理问题。为此,她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心理健康B证,并成功干预了多名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曾有一位因家庭变故陷入抑郁的学生,在蓝悦贞持续三个月的耐心疏导下,最终走出阴霾,那句“谢谢您没放弃我”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她的专业辅导,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
去年12月,在水亭畲族乡首届“金凤凰”教育基金颁奖仪式上,蓝悦贞同时荣膺“功勋教师”与“星火教师”两项大奖。这是对她25载坚守的褒奖。从“兰溪市优秀辅导员”“兰溪市优秀班主任”到“金华市优秀班主任”,再到如今的“金凤凰教育功勋奖”,蓝悦贞荣誉等身。然而,她却说:“我心中最珍贵的奖赏是一份特殊的结婚请柬。那是毕业多年的留守儿童寄来的,扉页上写着:蓝妈妈,是您让我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从教25年最好的奖赏。”蓝悦贞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畲乡教师最深沉的教育情怀。25载春秋,青丝渐染霜华,她从青春少女成为孩子们口中的“蓝妈妈”,却始终如一地守护着畲乡的孩子们。她如同一盏不灭的灯,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乡村教育的漫漫长路,让畲族文化中象征智慧与吉祥的“金凤凰”,在知识的传承中焕发出温暖而持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