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与“温度”重新定义“未来”,兰荫社区——
一个“舍不得搬”的幸福家园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以前买菜要走好些路,现在社区食堂走两步就到,还能刷脸支付”“孙子放学直接去‘四点半课堂’,我在养老中心下棋,日子不要太惬意”……近日,记者走进兰溪市兰江街道兰荫社区,这样的夸赞声不绝于耳。
据兰荫社区党委书记何晓晨介绍,作为浙江省第五批旧改类“未来社区”,兰荫社区这个已建成20余年的老社区,如今正用“智慧”与“温度”重新定义“未来”,成为居民口中“舍不得搬”的幸福家园。
72岁的王奶奶是兰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每天早晨,她先到一楼的健康小屋测血压,数据自动同步到家庭医生手机;中午在老年食堂吃两荤两素的套餐,饭后到三楼书画班挥毫泼墨;遇上子女出差,还能申请日托床位。
“连洗澡间都有扶手,比家里还周到!”她笑着说。在兰荫社区,像王奶奶这样享受“未来社区”带来生活变化的居民还有许多。如今,他们不仅能享受康复训练、中医理疗,还能在“老年体育俱乐部”打乒乓球、在丰收驿站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日常身体监测。在兰荫社区新建的智慧卫生服务站和智慧健康小屋,智慧体测仪成了老年人的“新宠”。老人只要刷一刷身份证,就能完成血糖、血脂检测,并可通过“智享兰荫”小程序,实时查看检查报告。
社区的其他智慧化改造,也为更多居民带来了生活便利。在滨江公园的“智体小站”,智能跑道记录运动者的卡路里消耗,互动大屏播报天气和社区新闻,大家还能组队参加线上健步赛。居民陈阿姨笑着说:“连垃圾分类亭都有语音提示,还能称重垃圾,科技让生活更简单了。”
记者看到,傍晚时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插花公益课,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府前广场上,各支舞蹈队翩翩起舞。红色议事亭里,老人们闲话家常。图书漂流站前,孩子们则兴奋地交换着绘本。
“以前觉得‘未来社区’是个高大上的概念,现在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居民李女士感慨,兰荫社区通过智能化改造和人性化服务,让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化社区建设的典范。
从“老旧小区”到“未来社区”,变的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生活理念的重塑。兰荫社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图景,而是嵌入日常的温暖细节。当智慧与人文共舞,当“一老一小”都被温柔以待,便是老百姓心中最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