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第04版:专版

黄店镇:

特色水果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盛夏7月,走进兰溪市黄店镇,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太平桥村的高山西瓜圆润饱满,佳泽坞村的蜜梨挂满枝头,八角井村的蟠桃红艳诱人……

近年来,黄店镇立足山区资源优势,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认养经济”激活山地农业新动能

“这就是我认养的梨树,看这果子长得多好!”在佳泽坞村蜜梨基地,来自市区的宋先生正在采摘自己认养的梨子。树上挂着的认养牌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认养人的信息和联系方式。今年,像宋先生这样的“树主人”还有不少,他们通过“认养一树梨”活动,提前锁定了这片山林的甜蜜收获。

佳泽坞村位于海拔300多米的山间,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2017年,该村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了“翠玉”蜜梨品种,开启了科技兴农之路。佳泽坞村党支部书记冯建忠介绍,目前,基地规模已达100多亩,种植梨树3500余株。

“我们严格按照农科院的指导进行标准化种植。”冯建忠介绍,从土壤改良到整形修剪,从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有科学规范。特别是采用了“有机肥+生物防治”的生态种植模式,确保果实品质。

经检测,佳泽坞蜜梨平均糖度达到13度以上,单果重量在300克左右,具有果形端正、肉质细腻、汁多味甜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12万公斤,产值突破200万元。

“共富果园”结出乡村振兴丰硕果

在太平桥村的毛后尖共富果园,又是另一番丰收景象。得益于“山水黄店”共富带项目的实施,这片曾经的荒山坡如今变成了“聚宝盆”。

“我们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并引入金华市农科院的优质种苗和技术。”太平桥村党支部书记舒跃良介绍,目前果园种植了高山西瓜、蜜梨、蜜桃等多个品种,形成了“长短结合”的种植结构。

在太平桥村,这里的西瓜因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昼夜温差大,加之黄泥土独特的固水特性,造就了果肉紧实、汁水丰盈的独特口感。

“高山西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今年只种了3000余株瓜苗,明年将扩大种植规模。”舒跃良自豪地说,得益于海拔高、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太平桥的西瓜糖度比普通西瓜高出2至3度。他表示,今后将依托良好生态和科学种植,让清甜多汁的西瓜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特色亮点。

“四季果园”延长种植产业全链条

在八角井村的蟠桃基地,红艳饱满的桃子压弯了枝头。村党支部书记唐永忠介绍,该村共种植了200多亩桃树,品种丰富,除当季蟠桃外,还有油桃、黄桃、水蜜桃及晚熟冬桃,采摘期从5月持续至11月。

“我们坚持生态种植,全程使用有机肥。”唐永忠拿起一个蟠桃介绍说,经过专业检测,这些桃子甜度高。今年是丰产第一年,仅蟠桃产量就达5000公斤,整个桃园,有望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

为拓宽销路,八角井村开辟了“线上+线下”多元销售渠道。一方面与上海、杭州等地的精品水果店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拓展市场。同时,大力发展采摘游,吸引周边市民前来体验。

农旅融合绘就融合发展新图景

产业兴旺了,村庄变美了,黄店镇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每年3月,佳泽坞村的千亩梨园变身“香雪海”,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花;7月,太平桥村的高山西瓜节、八角井村的蟠桃采摘节轮番上演,带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

“我们正在完善配套设施,打造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黄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整合各村资源,推出“水果地图”和“采摘日历”,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光、冬养生”的全季旅游格局。

本版内容 记者 姜一峰

版式设计 记者 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