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第02版:要闻

兰溪市政协:

丰富履职实践 推动“同心富兰”

记者 成 超 通讯员 潘志彬 叶 欢

“经过科学修缮改造,这些老房子不仅焕然一新,还保留了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原有风貌。”近日,说起村里的变化,兰溪市诸葛镇长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庆丰有些激动。他特别提到今年3月底,该村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争取到省补资金近500万元。

从传统古村落到“浙派民居”新范式,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兰溪市政协“同心富兰”的实践探索。据悉,“浙派民居示范工程”是兰溪“十工程”之一,由兰溪市政协副主席作为指挥长。

在我省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首个五年目标的关键之年,兰溪市政协将“缩小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作为服务大局的重中之重,以专题调研牵引履职融合深化,持续深化“同心富兰”品牌,丰富完善“八婺同心助共富”基层实践体系。

“从去年12月开始,市政协启动了‘缩小三大差距’专题调研,就是为了更精准地找到政协在助力共同富裕路上的突破口。”市政协常委、兰溪兰庆民间文化公司总经理朱兰庆说。今年2月,市政协把调研提升为常委会重点课题,梳理整合涉及共富工作的提案18件、联组讨论建议28条及“民情一点通”事项,实地走访产业项目与村社点位38个,召开座谈协商会8次,征集群众“金点子”近30条,明晰契合兰溪实际的共富路径。

为提升调研质效,市政协注重创新破局。在方式载体上,灵活采用小组随访,结合“政青春”活动,众多青年委员积极行动,走访了近30名农创客;落实基层减负,做到访村社必访书记、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众)及共富资源项目。“以往小微工程招投标,流程复杂、成本也高,如今市政协关注到这点,我们真切看到了希望。”云山街道枣树村党支部书记叶锦芳说。

在探索切口路径时,市政协立足新视野,提出一项项机制革新举措。针对超百万亩林地资源,委员们深入调研后提议探索碳金融账户;围绕兰湖、三江口生态资源谋划VEP项目,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为《兰溪市有机更新项目房票实施细则(试行)》落地提出具体建议。“看着家门口的生态资源能转化为实际效益,老百姓的切实需求能被关注,我们都很开心。”家住上华街道的徐女士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市政协把握政策风口借势而上,委员们结合消费提振行动提议“向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深入研究“两重”“两新”政策调整承接方向,依托“万亩方”项目,谋划提升农民就业与综合效益的具体路径。

为确保调研成果转化为共富实效,市政协紧扣“八婺同心助共富”要求,构建全链条闭环履职机制。据悉,市政协今年已组织或筹备“就业创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浙派民居示范工程”等3场“共富·兰江夜话”论坛,年初计划的75场“民生议事堂”协商活动中,有26场聚焦共富。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协商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以协商成果的转化运用推动共同富裕在兰溪落地生根。

从深入一线的扎实调研,到精准破题的智慧建言,再到环环相扣的履职实践,兰溪市政协正推动“八婺同心助共富”实践在兰溪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