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第04版:融媒号·乡村

亩产最高665.19公斤

兰溪早稻新品种助力粮仓再添新“丰”景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盛夏时节,又是一年早稻收获季,兰溪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近日,记者在游埠镇下王村看到,种粮大户王志华的600多亩早稻已陆续成熟,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作业,金黄的稻谷颗粒归仓。

当天上午,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走进下王村,对早稻进行测产验收。现场,工作人员则手持GPS定位仪等专业设备,严格按照粮食产量监测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测产。他们随机抽取3块稻田,通过收割、称重、测量谷粒含水量等流程,再结合测量的收割面积,计算得出平均每亩实产。经测算,王志华3块稻田的平均亩产达644.25公斤。

“在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加上今年的气候好,早稻抽穗抽得好,灌浆也灌得很好,用肥也比较合理,我估计今年亩产肯定在500公斤以上。”望着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王志华言语中满是欣喜。他告诉记者,600多亩早稻中,“金早645”占了约500亩,他雇了3台收割机连续作业,最多一天能收割150亩,预计三四天就能收割完毕。

据了解,今年,兰溪早稻种植面积约4万亩。早稻品种主要有“金早645”“中组18”“中组53”“中早39”“舜达135”等。其中,“金早645”是由金华市农科院选育的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加工优等特点。

“你看稻田里‘金早645’品种的水稻不仅植株高大,而且穗大粒多,还具有抗倒伏能力。”兰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汪暖介绍,这两年,“金早645”在田间表现不错,所以在兰溪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目前有1.5万亩左右。

“希望通过早稻测产,总结好早稻高产种植技术经验,同时,继续加强技术服务,引导大家农户积极应用优质高产的好品种,及叠盘育秧出苗、两壮两高等主推技术,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双重目标。”汪暖表示,兰溪今年早稻测产时间将持续半个多月,预计将于7月30日之前完成测产。目前,最高的测产数据为每亩665.1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