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夫妻:
让更多年轻人聚焦在艺术的“匣子”中
夜幕降临,位于兰溪市区绿城兰园小区附近的一家手作小店,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出入小店的大多是一些年轻人,大家卸下一天的疲惫后,喜欢到这里享受安静时光,有的做石膏彩绘,有的做玻璃首饰,还有的做陶艺制品,不少人一做便是一个晚上。
这家店名为“画匣子”,是一家艺术手作体验馆,主打年轻人喜爱的新潮手作DIY与艺术体验。该店的主理人是一对95后的年轻小夫妻,丈夫叫杨金助,妻子叫张怡瑄,他们都来自湖北,也都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21年,杨金助本科毕业后,就来到了兰溪。“兰溪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兰溪人,曾在暑假的时候来过几次。”杨金助说。初到兰溪,他先在兰溪的一家艺术培训中心工作。2024年,妻子研究生毕业后,夫妻俩就想自己创业。通过市场调查,他们发现兰溪艺术手作店并不多,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刚好也跟我们的专业相匹配,把专业变成事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张怡瑄说。
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后,夫妻俩就开始找店面、装修设计、环境布置……在对手作项目方面,他们还先后前往苏州、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学习,找到了一些适合兰溪年轻人的手作项目。“最早,我们小店手作项目并不多,主要以石膏彩绘、杯子彩绘、肌理画等项目为主,后面我们又引进了灯工玻璃制品、陶艺制品、文玩串珠、葫芦烙画等项目,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一些绘画体验课程。”杨金助告诉记者,去年10月正式营业后,他们就一直在更新项目,各类艺术手作作品渐渐布满了整个小店。
记者看到,这家小店分为两层,一楼以玻璃艺术、创意手作为主,二楼则以陶艺制作和绘画体验为主。“在众多的手作项目中,石膏彩绘是最受欢迎的。”张怡瑄告诉记者,他们十分注重石膏和颜料的质量,都是采购品质较好的,这样可以保障成品效果。在客户进行创作时,他们会根据客户喜好,帮他们选择作品图案,并全程指导客户用什么颜料完成作品。每完成一个石膏作品,他们还会给作品上亮油、涂封层,让各类石膏彩绘作品更加精美。“很多客户都是零基础,但在我们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个作品后,他们都很有成就感,不少人会晒在朋友圈,也会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张怡瑄说。
一到傍晚或是周末时刻,小店就会迎来一波又一波客户。“我是在小红书上刷到这家店,感觉蛮有意思的,就带儿子来逛逛玩玩。”市民吴思平时在宁波工作生活,趁暑假期间,她带着儿子回兰溪游玩。在手作小店内,她正在串珠,而她儿子也在一旁做着石膏绘画。“这家小店手作项目还蛮多的,很适合年轻人在这里休闲娱乐,既可以消遣时光,也可以陶冶情操。”吴思说。
的确,夫妻俩开这家店的初衷,就是想把它打造成为兰溪年轻人的一个聚集地。因此,在取店名时,他们就用了“画匣子”。“匣子”其实就是一个盒子,而我们就把这个店比作一个盒子,希望有年轻人走进来,聚焦在一起,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杨金助说。
杨金助坦言,他们的小店是年轻人聚集地,而兰溪则是他跟妻子的落脚点。“兰溪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生活节奏没有大城市那么快,这里自然环境很好,交通也很便利,对年轻人创业、定居都给予了很大支持。”杨金助说,在创业过程中,他享受到了针对青年创业者首次创业的帮扶政策,贷款50万元、三年免息;在购房中,他享受到了大学生购房补贴和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的购房补助政策。“这些政策红利,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和创业风险,也坚定了我们在兰溪发展的信心”。
如今,夫妻俩已经定居兰溪,成为了新兰溪人,还有了一个刚半岁的儿子,杨金助的父母也准备跟随他们,长期定居兰溪。“我们很支持他们年轻人创业,看他们慢慢变好,我们也感到很开心。”杨金助的母亲胡娟娟说。
对于未来,夫妻俩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想把这个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做,想做成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店,并拓展更多适合年轻人项目,让更多年轻人聚焦在艺术的“匣子”中。
本版内容 记者 成 超/文 范湃青/摄 版式设计 记者 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