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棵苗 夏收满筐鲜
横溪镇中心小学开展田埂上的劳动课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近日,在兰溪市横溪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基地里,学校志愿者带着孩子们摘豇豆、掰玉米,并将新鲜蔬菜带到孤寡低保老人柳伯伯家,为他做“爱心中饭”。这场暑期实践,是学校劳动教育系列活动的延续。
阳春三月,劳动教育基地的田埂间就已弥漫着泥土芬芳。孩子们分散在田垄上专心打理土地,男孩们蹲在地上从湿润的土块中扒拉石块,小心翼翼扔进筐里再合力抬出田埂;女孩们挽起袖子拔草,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各种杂草。这片承载着期待与希望的土地,在孩子们的照料下,静静等待播种的时节。
4月上旬,撒过肥的土地泛着暗褐色光泽,迎来了最佳播种时机。墨香义工赶来与孩子们开展亲子劳动,鲜艳的红色义工服与各色童装在田垄间交织成流动的画面。播下种子后,孩子们在一整个学期里,常来基地浇水、施肥、搭架、除草,精心呵护着幼苗。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点点新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愈发蓬勃,渐渐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6月,夏日渐浓,劳动教育基地迎来了丰收时刻。田埂上的番茄红得似灯笼、绿得像翡翠,架上的黄瓜顶着嫩黄花垂落,宛如弯弯的月亮,豇豆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整个春天的耕耘故事。有两位孩子主动当起“小厨师”,做的“茄子炒肉”“辣椒炒茄子”刚一端上桌,就被大家一抢而空。这份劳动成果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7月,学校志愿者再次带着孩子们钻进菜园,竹架上垂成绿帘的豇豆、玉米地里饱满的果实,都成了大家忙碌的目标。指尖避开豆荚的绒毛,拨开繁茂的玉米叶,一串串、一个个新鲜蔬果被收入竹篮。采摘结束后,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往柳伯伯家,孩子们围在藤椅旁叽叽喳喳,妈妈们在厨房忙碌,炊烟混着菜香与笑声,在小院里织成暖融融的网,这顿用劳动成果做成的“爱心中饭”,让劳动教育从田间地头延伸到柴火灶头,更让孩子们懂得劳动的价值与温度。
从春日备耕到夏日丰收,再到暑期的爱心馈赠,学校的劳动教育始终扎根真实生活。孩子们在汗水中收获坚韧,在付出中体会成就,在责任中学会担当,在奉献中获得快乐。这种从“旁观者”到“实践者”的转变,让“崇尚劳动”的种子深深扎根,也让“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