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多彩研学游
点亮乡村文化之旅
蒙太奇的拍摄手法、木质根雕艺术、畲族文化特色……暑假来临,兰溪60多位“艺术小人才”走出课堂,奔走在乡村博物馆。这是由兰溪市融媒体中心、市博物馆和市文化传媒集团联合开展的乡博行——2025兰溪市乡村博物馆研学游活动,将乡村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情融入沉浸式的学习之旅,让历史可触摸、让科学可体验、让文化可感知。
据了解,此次乡博行活动前往了柴珠根雕博物馆、游埠电影艺术馆、范院坞乡愁文化馆、诸葛乡土文化展馆等乡村博物馆。通过“乡村+博物馆+研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乡村,感受乡村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月31日,在游埠镇范院坞乡愁文化馆,“小人才”倪浩程对着畲族的展品连连赞叹:“畲族的银器看上去非常精美,我很感兴趣,都想体验制作一下。”该馆由筚路蓝缕、忧乐和合、美美与共三个篇章组成,讲述了村庄初期创建时的艰辛,到畲汉两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成果,展示了畲风民俗、畲族传统服饰、村容村貌等内容,以及村庄700余年来的变迁。去年,该馆被评为省级乡村博物馆。
在民族纹样创作环节中,“小人才”闫宇辰制作了一个“团结”的纹样,他说:“我将畲族特色与汉族特色结合画在一起,创新了一个新纹样,所以取名‘团结’。”
前不久,在游埠镇电影艺术馆则开展了“走进光影的隧道 感受电影的诞生”主题研学游。60多位“小人才”在电影艺术馆了解了电影生产、放映等相关知识,还观看了老电影,体验了馆内的费纳奇镜、老电报机等设备,并在电影馆的场景下,演绎了红色电影的经典片段和台词。在参观过程中,当讲解员启动胶片机时,齿轮的摩擦声立即引得孩子们踮脚张望。“原来电影是这样‘变’出来的。”聚仁小学一年级学生郑安琪一边看,一边在研学手册上画下齿轮的传动图。
此次“乡博行”,除了学习乡村传统文化、电影艺术,还沉浸式体验了根雕艺术。7月24日,在梅江镇柴珠根雕博物馆,50多位“艺术小人才”闻着樟木的清香,触摸了传统技艺的脉络,体验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非遗根雕魅力。
市博物馆副馆长韩梦盈表示,暑期研学游,就是用老物件讲技术史,用乡土味连文化根,这样才能发挥乡村博物馆的生命力。
本版图文 记者 沈冰珂 胡梦真
版式设计 记者 童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