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第02版:要闻

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

努力打造成为全国镁产业的新标杆

记者 成 超

日前,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创新推出的单元物流箱镁合金轻量化外框,为兰溪物流行业带来全新突破。

据了解,这款单元物流箱创新启用镁合金材料替换钢材,使原本180公斤的箱体“瘦身”至65公斤左右,减重幅度高达115公斤。研究院的科研团队还对叉车孔、定位销、侧面板安装底座及固定锁扣等10多个关键部位,进行精细打磨,使得叉车装卸更便捷、高效,箱体堆叠更稳固,极大提升了物流箱的实用性与耐用性。

这款物流箱还堪称“省钱能手”。以单台半挂车运输32个箱体为例,单车运输能减少近4吨重量,以单程运输距离300公里计,每台车每次可节约运费700元左右,每年在运单元箱按6000套计,装车约180台,每年运行时间按300天计,可节约运费3780万元。

今年以来,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研究院已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汇聚了一支包括1名院士、1名杰青和33名教授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已累计获批金华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与浙师大行知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省隐形冠军企业一速运动共建中试基地等平台,有效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放大格局,以创新创造的胆略气魄求突破,以精准高效的战术战法破难题。”市镁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钱黎明表示,研究院将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让兰溪能够在镁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成为全国镁产业的新标杆。

加强培养,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构建“科研与产业双导向”考核体系,推动研究院技术入股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及中央工厂等生产端,形成“科研—产业—收益”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二是加快建设三级创新平台,围绕镁材料研发、孵化、验证、中试、生产等核心功能,打造“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院企政共建镁产业链加速孵化器”创新载体,加强“以镁代铝”品牌市场建设。三是建设全产业链零碳园区,联动行业龙头企业布局镁(铝)大宗物资集散基地,培育镁合金、模具、挤压、半固态铸造、机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业企业,逐步在园区布局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推动镁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电替代,打造零碳标杆。四是打造镁产业创新品牌,依托研究院科创平台,建设集科普、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研发中心,联合尚镁网、有色金属网等合作平台及行业协会共享行业动态,打造长三角地区镁产业品牌。

强化外引,注入创新动力。一是深化合作协同,聚焦电机电器、医疗器械等下游终端市场,联合开展镁合金新产品应用开发合作、新项目招引。二是推进飞地建设,积极与上海、深圳、新加坡等地的企业研究院开展合作,对接创新资源、人才团队、设备共享,创新产业合作模式。三是拓展应用场景,抢抓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精准链接头部企业,共同开发镁材料在低空飞行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四是向上争取要素,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镁产业,加大本土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推动现有镁铝合金企业向“大而强、专而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