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训练30多趟 每天至少喝3升水
不惧高温,消防员锤炼救援硬功
记者 徐 填
导报讯 攀爬挂钩梯、水带登高铺设、单人攀登6米拉梯……近日,兰溪市消防救援大队拥军路站训练场上热浪袭人,全副武装的消防员配合默契,各项训练依次展开。尽管每个人都汗如雨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将高温视作“炼金石”,磨砺着灭火救援的硬功夫。
随着一声指令,40名消防员顶着烈日投入每日训练中。休息间隙,队员一边补水降温,一边复盘动作细节。在训练塔一侧,队员杨中兴穿着橘红色的训练服刚做完挂钩梯训练,满头大汗的他拿起一瓶新的矿泉水一饮而尽。“上上下下,一天训练30多趟,每个动作都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同时,要保证速度,那是救人的关键。”在他心中,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更快、更准地拯救生命。
杨中兴今年27岁,2018年从业以来,已经7年了。他向记者坦言,自己从小体质差,家里人推荐他当消防员锻炼身体。起初,高强度的训练曾一度让他打退堂鼓。然而,每当他从火海中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这也让他坚持了下去。在他看来,消防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另一边,刚做完负重35公斤登楼项目的队员应建涛,脱去比棉袄还厚重的战斗服,身上的汗不停地往外冒,他说:“三伏天训练虽热,但和火场温度比起来不值一提。”在火场中,高温、浓烟、危险无处不在,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面对高强度训练,他每天至少喝3升的矿泉水。“岗位就是战位,训练场就是战场,虽然累,但必须坚持。”应建涛说。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会科学安排训练项目。尽管热浪滚滚,自夏训启动以来,我们每日早晨6点至9点开展训练,下午15点至17点在室内训练,晚上从19点训练至21点。既有效避开了正午的极端高温时段,又保证了训练强度和质量。”市消防救援大队拥军路站灭火救援班班长洪黎跃说,每月还不定期开展山岳训练和水域训练,拓宽队员的救援领域。
“训练中,我们必须保证队员们的动作规范标准,这既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也是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洪黎跃说,夏季是火灾险情高发期,高温下的每一次挥汗如雨,都在为守护城市安全增添一份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