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第05版:健康

暑热易“伤脑” 警惕卒中高发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童 芳

大家通常认为,冬天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而夏天相对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温度波动导致脑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可能乘虚而入,尤其是高龄且合并脑血管硬化的患者,极易罹患脑卒中。尽管立秋已过,但兰溪仍处于“三伏天”期间,暑气一时难以消散,气温降低尚需时日。因此,要做好脑血管疾病的防范。

为什么大脑如此怕热?大脑虽仅占体重的2%,却消耗全身20%的能量,代谢旺盛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热量。然而,大脑本身缺乏有效的散热系统,主要依赖血液循环来调节温度。当温度波动引起脑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有可能找上门,尤其是高龄、合并脑血管硬化的患者,极易罹患脑卒中。

夏季脑血管病高发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室内外温差较大;二是摄入冷饮冷食较多;三是剧烈运动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四是身体的适应能力不足。

高温天,让大脑安全“避暑”,应该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一次性狂饮。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身体已缺水;合理降温,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直吹头部。从户外进入冷环境前,先在阴凉处过渡几分钟,防止血管剧烈收缩诱发中风;高危人群加强防护,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避免正午外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夏季更需严格监测血压、血糖。户外工作者戴透气遮阳帽,每1小时到阴凉处休息;饮食护脑,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和抗氧化剂(如蓝莓、坚果),帮助维持神经功能。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血液黏稠度。

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现有人疑似脑卒中或热射病,应立即拨打120,说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