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9日 

第02版:要闻

一线听民意 现场解难题

人大代表助力兰溪片区开发“加速跑”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近日,在兰溪市上华街道皂洞口村,几位村民围着村党支部书记汪顺华,打听文化礼堂改造的最新进展。作为市人大代表,汪顺华一边拿着改造设计图和村民沟通细节,一边记录着新的意见。这样“一线听民意、现场解难题”的场景,正是他在“片区开发 代表建功”主题活动中的日常。

为落实兰溪市委“深入推进高新区等片区开发”决策部署,今年4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片区开发 代表建功”主题活动。活动以高新区等片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要素保障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征建议、代表督办促落实、专项行动助发展等方式,推动代表立足本职岗位与人大代表职责“双岗建功”,为片区开发注入人大力量。

在片区开发中,基层代表的实干身影格外鲜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汪顺华始终把村级发展与上华街道片区开发紧密结合。村里文化礼堂设施陈旧,不仅村民活动不便,还难以满足片区政策宣传、群众议事的需求。他主动牵头改造工作,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收集诉求,将加装空调、优化图书功能区等需求融入方案。目前,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投标资料准备正有序推进,为上华街道片区打造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暖心阵地”夯实基础。

在上华街道新周村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中,汪顺华同样以“双岗”身份主动靠前,助力片区提质升级。新周村有机更新涉及郭建塘、高畈等6个自然村,共269户1022人,红线范围内土地800余亩、坟墓231穴,安置方式涵盖宅基地、公寓、房票等多种类型。自该街道今年4月底成立有机更新指挥部、组建6个工作组入驻以来,汪顺华充分借鉴过往征迁经验,全程参与入户摸排与政策解读。

他跟着工作组逐户走访核对信息,协助建立“一户一档”,对村民关心的安置户型、补偿标准等问题耐心答疑;针对部分村民“多女无子”“一户多宅”等特殊情况,他结合村级工作经验提出参考建议,助力工作组开展集中研判。截至8月初,新周村265户迁建户已全部走访到位,基本完成入户评估,仅剩26户待收尾,土地丈量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有机更新是片区发展的大事,得让村民既懂政策,又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汪顺华说,他还持续关注村民反映的村集体预留地、规七路建设等诉求,及时向上华街道有机更新指挥部反馈,推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建武高速建设是上华街道片区交通要素保障的关键项目,涉及皂洞口村148亩土地、150余户农户。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汪顺华每月开党员会、季度开村民代表会,逐户上门讲政策、算发展账;遇到土地被误定为园地、缺乏指标的难题,他反复对接资规局、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佐证土地性质,最终为村民争取到20个耕地指标。眼下,补征10亩土地的农户核对工作顺利推进,既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也为上华街道片区承接外部资源、融入区域发展筑牢交通根基。

“我既是村党支部书记,又是人大代表,就得把村里事、村民盼放到片区发展大局里,当好群众与政府的桥梁。”汪顺华的话,道出了基层代表在片区开发中的担当。从文化礼堂改造到城市有机更新,再到交通项目政策处理,他始终以“双岗”之力,把履职答卷写在片区开发的一线。

“自‘片区开发 代表建功’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双岗、主动作为,在各片区政策处理、项目推进、民生保障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后续行动,组织代表围绕创新城水系提升、高新大道建设等各片区重点项目开展视察,深化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代表履职成效切实转化为片区开发的实际成果,为兰溪各片区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