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徒步路线受阻?马涧镇山峰村——
“封山禁行”非本意,呼吁游客文明出行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近日,有市民反映兰溪市马涧镇山峰村村民在红岩脚至武平殿的徒步路线入口处设卡阻拦,有驴友被挡在山外,这一消息引发户外爱好者关注。记者前往实地调查,发现情况并非简单的“封山禁行”,而是当地村民为保护饮用水源地采取的无奈之举。
接到反映后,记者第一时间驱车前往马涧镇山峰村。在该条徒步路线入口处,记者看到,进山道被树枝简易封锁,一块提示牌上写着“饮用水源 禁止入内”字样,一旁还有两名村民值守。他们表示,并非完全禁止游客进入,而是劝阻不文明行为,徒步驴友、香客仍然可以上山。
据介绍,红岩脚至武平殿的徒步路线是金华地区一条比较知名的户外线路,沿途森林茂密、溪流清澈,山上还有红岩石佛,可通往北山第一瀑,同时也是“环浙步道”一部分,深受长三角地区驴友青睐。
负责值守的一位严姓村民说,他们并不是要针对驴友,村里不少人也知道这条徒步路线名气大,平时也欢迎驴友来。但这两个月来,情况变得不一样了,来的人里,好多都算不上驴友,穿个拖鞋、短裤就往山上冲,有的还带着小孩,根本不是来徒步的,就是来山里玩水的。
“我们村的自来水就来自山上这条溪上游,如果污染了,全村人都没水喝。”村民告诉记者,进山口是山峰村供水站,其不远处即是取水口,而更上游则是饮用水水源地。
“周末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四五百人,很多人带着西瓜、啤酒上来,吃完就把垃圾扔水里。”村民说,入夏以来,因该村溪水环绕,很多游客慕名自驾而来。综合考虑公众度夏及村民饮水需求,目前村里并非禁止游客在小溪内玩水,而是积极引导大家在饮用水水源地下游玩耍。
在饮用水水源地下游区域,记者看到,采访当天虽正值中午,仍有十多名游客在小溪中玩水,其中还有游客在岸边生火做饭。而在该段溪水中,确实有不少塑料袋、塑料瓶、果皮等各类垃圾。
“我们已经多次组织村民清理垃圾。”山峰村党支部书记李俊余表示,安排工作人员值守,一方面为了保护水源地,另一方面是考虑夏季森林防火。“我们欢迎真正的徒步爱好者,也希望所有游客能自觉保护环境。”他介绍,村里正在与马涧镇一道,通过设立提示牌、加强巡逻等方式规范游客行为,同时探索划定可游玩区域、志愿者清理垃圾等更具可持续性的管理模式。
金华市登山协会会长马庆宏则呼吁游客自律:“真正的徒步爱好者应遵守‘无痕山林’原则,不留下垃圾,不破坏水源。”他表示,协会将组织志愿者协助清理垃圾,并推动相关环保倡议。
“我们不想和游客对立,只希望喝水的时候不用担心水质。”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了当地人的心声。如何在户外旅游热潮中守护好绿水青山,仍需政府、村民和游客共同努力。
记者感言:村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汪清泉,更是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当市民们穿着拖鞋短裤前来戏水消暑时,可能未曾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困扰。清澈见底的溪流、郁郁葱葱的山林,不该成为一次性消费品,而应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许在于建立更完善的公共管理机制,也在于培养每个市民的生态自觉。让我们期待,未来人们走进这片山野时,既能享受自然的馈赠,也能成为环境的守护者。毕竟,留住这一泓清泉,受益的不仅是当地村民,更是每一个渴望亲近自然的城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