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晒酱,1000吨年销
兰溪三伏酱油的“慢”哲学与现代突围
记者 徐 填
导报讯 “豆子入缸发酵的头个月最是关键,每日晨昏需翻动两次透气,眼下正是最忙的时候。”8月18日,记者在浙江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见,三四十只陶缸与20只不锈钢桶在烈日下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手持木耙穿梭其间,翻动缸中发酵的豆粒,豆香混着热浪扑面而来,该公司负责人赵庆君望着满园酱缸笑道:“别看这活儿土,我们一年能酿出1000吨酱油, 全靠这‘慢工出细活’的功夫。”
“我们的三伏老油传统酿造技艺在2008年被评为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伏酱油之所以被称为‘三伏’,是因为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三伏天的太阳曝晒。”赵庆君介绍,这种酱油的制作工艺要求在夏季最热的时期进行,以确保酱坯能够充分曝晒和发酵,酱缸需露天放置,晒足365天,直至酱油呈栗红色,这种特定的制作方法,使得三伏酱油质地醇厚,味道咸中夹甜,美味可口,是烹调、凉拌、佐餐理想的调味佳品。
据了解,除酱油外,该公司还有古法酿造零添加醋、黄豆酱等产品。目前,该公司与400余家酒店建立长期合作,年销售额稳步增长。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哈尔滨、大连、四川等地的市场也正在拓宽。
记者在厂房里看到,20多名员工分工明确,有的左手执漏斗精准灌 装,有的右手扶纸箱快速封口,每一名员工都在有序地忙碌着,每天1000多箱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
三伏酱油的“慢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但该公司通过非遗活化、健康理念和多元化布局,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五豆酱油 为健康加油’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的初心和决心。”赵庆君说,酱油不仅要味美,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同时,他们还将深挖非遗文化价值,打造“晒场直播”“非遗体验日”等互动,并与大学生开展直播带货合作。
未来,他们将衍生更多种类的产 品,如低盐香菇酱、零脂调味汁等新 品,进一步拓展健康调味品矩阵。此 外,还计划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 创新元素,融合国外先进工艺,让产品多样化,以便满足更多不同餐饮行业和不同人群的口味,让兰溪非遗酱油香飘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