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
市场监管让古法蜜枣“甜”出新市场
记者 徐 填
导报讯 “多亏了你们帮忙,我没想到的细节,你们都替我考虑周全了,现在买蜜枣的顾客越来越多,收益翻了好几番。”近日,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丝琥珀蜜枣传承人汤美娟,握着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在姚村,金丝琥珀蜜枣不仅是甜在嘴里的滋味,更是一代代人的手艺传承。八锅同煮的腾腾热气、柴火慢熬的焦香韵律、背笼熏干的岁月沉淀,四十余载光阴里,汤美娟用双手守护着这道承载着家族记忆与乡愁的古法技艺。然而,尽管工艺精湛、滋味传统,蜜枣却面临市场萎缩的挑战,传统手艺传承遭遇困境。
今年2月,在一次走访中,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蜜枣的传承与销售正遭遇困境,于是立即组建由食品生产、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专家构成的帮扶小组,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从前我们虽有好手艺,但没有‘身份’,很多大市场不敢接我们的货。”汤美娟的无奈,道出了自己蜜枣的痛点——“无资质、无标准”的状态,让她难以跨越现代市场的准入门槛。于是,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指导汤美娟对蜜枣加工环境、工艺流程、卫生控制等环节进行全面整改,推动其取得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实现从“传统手艺”到“合规主体”的关键转变。
合规化仅是第一步,如何让古法蜜枣契合现代消费需求成为新挑战。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汤美娟拓宽市场思路,联合电商平台分析数据,发现“健康零食+文化IP”组合礼盒需求旺盛,协助分析消费趋势和礼盒产品设计,推动传统蜜枣以更符合现代流通需求的形式进入市场。
“经过短短的半年时间,现在,我们成功打入杭州水果市场,他们认可我们的规范资质和传统工艺,蜜枣搭配水果组成礼盒,销量增长超过500公斤。”汤美娟看见自己的蜜枣销量变好了,心里更有底气了。“现在不仅有稳定订单,还有游客慕名而来学手艺。”汤美娟感慨,品牌效应的显现,让非遗传承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
销量上去后,市场监管部门没有停止服务。在回访中,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出,好东西更要会保护,商标注册能防止山寨,地理标志能提升溢价空间。他们建议汤美娟尽快申请注册商标,完善知识产权布局。
非遗保护不是简单的“冷冻保存”,而是要通过系统性服务激活其市场基因。唯有让传统技艺在规范中生长、在市场中绽放,才能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