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1日 

第02版:要闻

赤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蒋玮——

双线发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一轴两翼”勾勒发展新图景

记者 汪雪吟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发展。近日,记者走进兰溪市赤溪街道,探访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对话赤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蒋玮,解码街道在工业升级与农业转型中的发展密码。

智能户外运动休闲消费设备产业园项目,是赤溪破解工业“存量瓶颈”、实现转型突破的关键抓手。谈及项目规划,蒋玮向记者介绍:“产业园三期项目选择‘智能户外运动休闲消费’这一细分赛道,一方面,是瞄准了‘土地集约化、产业高端化’的需求——通过建设专业化园区,为街道工业经济腾出更高效的承载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和政策都给了我们十足的信心。现在国内户外运动休闲消费市场规模已超3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智能骑行装备、露营设备这些细分领域都是‘蓝海’,而且兰溪把‘高端装备制造’列为主导产业,我们必须抢抓这个风口。”

更重要的是,项目与赤溪现有工业基础高度契合。“街道目前有5家企业涉及户外运动设备零部件生产,3家企业具备智能硬件研发能力。三期项目就是要以‘链主企业+配套企业’为方向,把这些企业串珠成链,最终形成‘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生态。”蒋玮表示。

据了解,该产业园总占地约58.3亩,规划建设9.7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及配套综合楼。“目前项目进展很顺利,已经完成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蒋玮说,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能突破5亿元,年税收超1500万元,亩均税收达20万元以上,还能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

除了工业项目的“加速跑”,赤溪街道在农业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多田套合”与耕地综合整治项目不仅成了金华市的观摩点,更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多田套合’说简单点,就是‘化零为整’。”蒋玮说,“过去赤溪的耕地大多是碎片化的‘补丁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这些碎田被整理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让农民增收。”

不过,项目推进也面临着挑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得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蒋玮回忆,当时党员干部带头,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明账,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项目成效显著:累计流转土地9880亩,闲散土地“活”了起来;亩均流转租金从600元涨到1000元以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招引浙江思晋兰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农事服务中心,用“全程机械化+全产业链”服务让农民“慧”种地;“稻蟹共养”模式下,亩均效益更是超过3万元。

“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为我们锚定了‘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奋斗航向,我们将聚焦‘一轴两翼’核心战略支点,奋力奔跑。”蒋玮表示,在新330国道右翼,主攻“小微产业园集聚地”建设,抓住新能源电动车和二轮电动车产业机遇,加速招引锂电池、智能电控等关键项目,推动小微园二三期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力争突破30亿产值大关;在新330国道左翼,我们深耕“农业共富样板地”,以荷花、兰江蟹等特色产业为抓手,贯通种养、加工、文旅链条,建设智慧养殖园、打造“荷蟹宴”品牌、推广稻菌轮作模式,让“荷塘月色”“蟹田风光”既美又“值钱”;在集镇核心区这一“中轴”,建设品质新集镇,加快落地30亩商住综合体,布局夜市经济,完善教育、农污改造等民生配套,打造便捷宜居的“15分钟生活圈”。

“‘一轴两翼’就是赤溪未来发展的新坐标。”蒋玮表示,街道将以项目为抓手,以实干显担当,全力推动赤溪在兰溪加快赶超崛起的征程中展翅腾飞,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赤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