垷坦村——
传统文化“圈粉”外国留学生
10月8日,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留学生走进兰溪市女埠街道垷坦村,开启一场沉浸式非遗研学之旅。
垷坦村历史悠久,有着1200多年的建村史,2013年7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12月入选第七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相传,唐朝宰相舒元舆出生于此,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隐居于此,文化底蕴深厚。
当天的研学之旅,从一场激昂的鼓乐表演拉开帷幕。垷坦村颂莲大鼓队身着传统服饰,敲响非遗欢迎曲,鼓点震天、气势恢宏,让留学生瞬间沉浸在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中。
在刚刚落成的非遗展示馆,非遗老师给留学生详细讲解了雕刻、击鼓、銮驾、泥塑等各项技艺的历史渊源与传承现状。一件件承载岁月痕迹的展品,让留学生不时发出惊叹,频频举起手机记录细节。
最令大家兴奋的是泥塑体验环节。在非遗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下,留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尝试泥塑制作,揉、捏、刻、画间,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简易泥塑作品逐渐成型,成就感溢于言表。“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中国泥塑,这里的文化氛围太迷人了,有机会一定带家人朋友来感受一下!”来自俄罗斯的特鲁飞木捧着自己的作品,笑容灿烂地说。
当天,垷坦村文化广场上的“诗意隐居地”非遗市集同步热闹开市。12家摊点集中展示兰溪特色非遗文创、乡村美食及文旅特产,既有面塑、草编、竹编等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也有凤凰蛋、土索面、土月饼等地道风味,留学生争相品尝、选购,烟火气与文化味交融,成为古村假期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非遗市集不仅搭建起了非遗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更让文旅融合的种子在古村落地生根,为乡村发展注入消费活力。
“近年来,垷坦村围绕本村5项非遗技艺持续推进修复、传承与发展,非遗馆的建成是重要契机。”金华市级文化特派员陈栋表示,此次组织留学生走进非遗馆,体验乡村非遗,逛非遗市集,既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国非遗的魅力,更是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非遗技艺“走出去”。同时,深化“古韵垷坦村 诗意隐居地”品牌建设,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根脉,亦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垷坦村通过深挖本土非遗文化,以留学生研学、文旅市集等多元载体,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既实现了文化传承的“活态化”,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如今的垷坦古村,正以非遗为笔,绘就一幅“文化兴村、文旅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版内容 记者 蒋宇欣/文 范湃青/摄
版式设计 记者 童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