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第02版:要闻

兰溪新建250个充电桩贯通城乡“绿色脉络”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昨天傍晚,在兰溪市实验小学附近的新能源车辆综合服务区内,10余辆新能源出租车、私家车有序驶入。驾驶员王师傅轻车熟路地插上充电枪,趁着给车辆“补给”的空档,走向服务区内的休息室。“每天跑200多公里,中午和凌晨充电最划算,一度电0.4元,比平时便宜。”他对这里的电价政策了如指掌。一旁,私家车车主许均君正利用休息时间充电,“这里充电2小时内免收停车费,充一次跑300多公里,又方便又划算。”

充电枪“一插一拔”之间,流动的是电能,连通的是民心。这是兰溪扎实推进2025年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公共充电桩建设项目成效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市发改局牵头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投运公共充电桩250个,其中城区136个、农村114个,完成率达108%,超额完成省级“新建220个以上”、金华市级“新建230个以上”的目标任务。

“选址充分考虑当地充电需求、电网负荷及场地条件。”市发改局能源科工作人员王聪介绍,前期,该局紧密结合省新一轮充电设施规划及兰溪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科学布局2025年城乡便民充电桩230个。城区重点覆盖行政服务中心、建材市场等需求旺盛区域;农村则聚焦沈村高速口等交通枢纽,以及游埠、诸葛等景区。

在兰溪市企业服务中心的停车场,12个快充桩整齐排列。在此工作的鲍女士表示,虽然家里安装了充电桩,但偶尔忘记充电时,单位附近的公共充电桩提供了极大便利,“上班开过来充上电,非常省心”。

走进诸葛八卦村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崭新的充电桩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注入“续航能量”。从杭州自驾而来的刘杨刚正给爱车充上电,他说:“在景区游玩时顺便充电,返程的电量就有保障了,大大缓解了里程焦虑。”

为确保充电设施高效运行,全市所有充电桩均已接入“金华绿行”智能监管平台。“平台实时监测运营状态、充电效率、故障情况,要求运维团队半小时内响应、2小时内解决,”王聪说。此外,全市推行“充电车辆2小时内免收停车费”政策,有效降低车主成本,避免“充电+停车”双重收费。

民生实事落地,宣传引导不可或缺。6月底,兰溪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并向公众普及充电桩布局与使用知识,提升设施知晓率与使用率。

市发改局将依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与电网布局,科学编制“十五五”充电基础设施布点规划,重点向乡村倾斜,加密点位覆盖;引导市场主体投建高功率快充桩,优化充电速度;强化日常运行监管,确保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环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生实事带来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随着250个新建充电桩融入城乡肌理,兰溪正以扎实举措打通新能源出行“最后一公里”,为绿色交通赋能,为民生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