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第03版:民生

文明之镜下的失范瞬间——

高清监控直击非规定时段乱扔垃圾行为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在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文明标尺的今天,仍有部分兰溪市民为图一时之便,在非规定时段随意弃置垃圾,不仅破坏了环境,更践踏了公共文明准则。近日,有市民向本报“一峰来信”工作室反映,市区一些小区垃圾投放点周边时常出现垃圾堆积现象,给市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云山街道黄湓社区某垃圾亭。尽管投放点设有醒目的分类指引和时段提示牌,但墙角仍堆放着数袋未按规定处理的生活垃圾,其中一袋破裂渗漏的易腐垃圾尤为显眼,污水蔓延至路面,散发出阵阵酸腐气味。“明明再多走几步就是定点投放处,有些人就是图方便随手一扔。”一位路过的居民无奈地表示。

近日,兰溪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通过随机调取云山街道、兰江街道部分社区的高清监控视频,再次捕捉到一系列不文明投放的镜头。在黄湓社区喜玛特超市旁的监控画面中,一名骑电动车的居民将一袋垃圾扔在分类亭外侧,随即快速离开,全程不过几秒钟。而在兰花社区金报尊园中心花园,尽管已过了投放时间,一名市民仍然将垃圾扔在分类亭附近。这些与整洁环境格格不入的行为,通过技术手段被真实记录了下来,暴露出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与公德心的缺失。

面对这些屡禁不止的乱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行严厉整治。据悉,该局将通过现场查处、视频取证、受理群众举报等多种渠道,全力追查违法当事人信息,并依据《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启动立案处罚程序。情节严重的个人,将面临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涉事单位则可能被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重罚。

在强化执法硬约束的同时,管理责任也被进一步压实。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被要求加强日常巡查与劝导。在五号区小区,社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安排保洁人员增加巡检频次,并在高峰时段通过语音进行提醒。一些社区还尝试推行“邻里监督员”模式,鼓励居民参与共治。

记者手记:一袋垃圾的落地,检验的是人心,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水位。自觉做好垃圾分类,是责任也是义务,切莫因一时的侥幸与贪图方便,让自己在邻里面前“失德失面”,更在经济上“失金”,最终得不偿失。共建共享文明兰溪,需要每一位市民在举手投足间都体现出对公共环境的敬畏与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