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叶春丽 全媒体记者 王婷
本报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家长为孩子提前购买的寒假班、训练营等线下培训课程以及一些成人充电的假期培训课程无法按期完成。来自上溪的甘女士日前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还因退费被拒,无奈的她找到稠城市场监管所维权申诉。
据了解,2019年12月,甘女士在城中中路上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花了6000多元报了一个财务班,本应在年前就开课的培训班却因疫情延迟开课。后来因为工作关系,甘女士不便在该培训班继续上课,为此,她想全额退回之前所交的费用,而培训机构却只同意退3000元。
“他们的课我一节也没上,怎么就不能把报名的学费退还给我?”在调解现场,甘女士有些激动。“延迟开课并不是我们的原因,受疫情影响,我们也不想关门停课的。你之前报名的课程,等公司复工了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你上课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徐经理解释道。
听完双方的陈述,市场监管局调解人员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次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疫情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甘女士和培训机构双方都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自然顺延到疫情结束后继续执行。但是现在甘女士想单方解除合同,培训机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经调解,培训机构同意扣除总学费的13%作为违约金,将剩余学费退还给甘女士。对此结果,甘女士表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