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传递正能量 唱响“好声音”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稠城探索”

▢ 首席记者 林晓燕 文/图

近日,在稠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门口,一面新立起的“公筷公勺”进家庭行动承诺墙,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有序领取倡议书并在承诺墙上签名,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在稠城,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去年以来,稠城街道通过对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有序推进“义集”试验区建设。这是新形势下促进基层善治的有效方向和手段,也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探索和路径。

让社会组织唱响“好声音”

去年3月,浙江省民政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名单,我市稠城街道成功入选。

入选省级“实验区”,稠城街道提出打造“义集”的目标任务。“义”是义乌人的初心,是讲文明、守规则、重诚信、走正道;“集”是集合、汇集,凝聚与融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领下,完善社会组织在地化机制、三元协同促进基层善治”,这是“义集”倡导的理念。

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关键看志愿队伍建得强不强。近年来,稠城街道以“一个社区一个品牌,一个支部一支团队,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不断加强特色党群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据了解,自去年11月开门迎客以来,“义集”已先后吸引茗悦优雅女子学堂、初心工坊、“一家一”家庭教育等7家社会组织进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开展近40场活动,累计参与志愿者300多人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

此外,各社区依据辖区所长,整合多方资源,输出特色服务。例如,孝子祠小巷管家、词林准物业、绣湖我志愿我快乐、银苑同年哥等等,都是社区着力谋划、用心组建的特色团队,活跃在社区服务的第一线。

让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疫情期间,“义集”召集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志愿服务云培训;组织入驻社会组织开展“安心宅在家”线上教学活动;开设“青少年心理热线”,疏导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问题。

清明节,“红色相帮活动”走进通惠门小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纷纷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居民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同时还为大家普及防诈骗、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

近日,绣湖社区多个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小小志愿者爱卫同行”志愿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辖区小志愿者们拿着扫帚上街清扫落叶,致敬城市美容师。

4月16日下午,银苑社区启动平安创建同年哥志愿者活动,身穿红色和黄色马甲的志愿者纷纷走进兴中专业街的店铺,开展问卷调查、平安创建等志愿服务。

……

文明实践活动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于接地气。以孝子祠社区“老兵再出发”项目为例,抗战老兵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时,他们把一些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把义乌话融入普通话,结合身边人与事,阐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群众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

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稠城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本地特色,统筹各方资源,结合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让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2020-04-27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稠城探索”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8361.html 1 3 传递正能量 唱响“好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