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人才是第一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吴申兰农历大年三十就放弃春节休假,回到岗位做好“控”的工作;疫情趋于平稳后,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干在一线、抢在前线,帮助企业做好“复”的文章。
2月29日,一趟专列和17辆返工专车大巴从河南缓缓向义乌行进,车上的近千名返工人员汇入义乌复工复产大军行列。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河南三人组”的辛勤付出。
据悉,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接回当地务工人员对我市企业复工复产意义重大。作为河南招工三人组的一员,吴申兰在2月16日就与另两位工作人员一起,驱车前往河南省商丘市开展工作,她回忆道:“当时每个地方的疫情防控形势和措施都不一样,我们担心到当地后食宿不便,还特意准备了帐篷和好几箱饼干、方便面。”
在对接商丘地区招工事宜期间,吴申兰与同事共建了20多个微信群,最多一天接了400多个电话,常常工作到凌晨,第二天6点又起床继续干。面对相关部门对接不顺畅、务工人员信息不畅通、公共交通运输暂停等现实问题,三人积极与当地政府和部门对接,深入乡镇和村,想出了线上线下招聘并举、通过当地人员口头宣传等各种办法。同时与当地运输部门的司机保持联系,努力获得返工人员信息,再一个个核实,确定返工时间,布局集合点,规划好路线。由于当地疫情管控严格,员工出村困难,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接人成本,吴申兰和同事千方百计联系到当地乡贤,通过乡贤的力量说服当地领导,利用当地人社部门力量,最终组建了我市河南省内唯一一趟返岗专列。
在河南辛勤工作20多天,吴申兰3人通过组建返岗大巴、专列,累计帮我市企业输送回5000多名员工,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大动力。“看到很多当地老乡因为可以出省工作而露出笑容,就感觉我们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获得了回报。”吴申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