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喝水小事情 隐藏大学问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人体的出汗量明显增多,这个时候,及时喝水来补充身体水分就成了每日重要之事。但是你知道吗?喝水这件小事,其实也有很多讲究。

喝水不当,小心“水中毒”

夏天,有些喜爱运动的市民在跑完步、打完球后,喜欢大口大口喝水来缓解口渴和燥热,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曾有人在喝水过后出现头昏眼花、心跳加速、呕吐等症状,而这就是由于喝水太多、太快引起的“水中毒”。

医生解释,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饮水的速度超过这个标准,肾脏来不及排出,过剩的水分就会进入细胞,使细胞膨胀,导致低钠血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水中毒”。“水中毒的一般症状是头昏眼花、呕吐、虚弱无力以及心跳加快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人在大量出汗时毛孔处于扩张状态,这个时候如大量饮用冰水,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血压瞬间升高,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增加猝死风险。

还曾有市民因痛风患了肾结石,所以每天至少喝10瓶水,约10斤重。坚持半个月后,他在吃晚饭时突然一头栽倒在饭桌上晕了过去,当时神志不清、呼叫不应、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不时还发出鼾式呼吸,后住进了ICU。这也是由于过量饮水使得体内的钠离子大量流失,加上患者平时的低钠饮食,导致钠离子不足,不能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循环,从而引起人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水中毒”。

医生表示,一般来说,痛风患者多饮水是为了增加排尿量,稀释尿中尿酸浓度。但喝水应该适量,尤其是喜好低钠饮食的患者更不能大量饮水了,而是要更注重饮食均衡,及时补充电解质。

科学喝水,方能健康养生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中医认为,水是百药之王,健康养生应从正确喝水开始。现代医学也认为,水是机体构成不可缺少的成分,可促进营养消化、吸收与代谢,并维持体温恒定,保持肢体关节和五脏六腑的湿润,使机体有效运转。

饮水的时段应该分配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刻,其中早、晚一杯水对人体益处更加明显。早晨,人体在空腹饮水的情况下,喝下去的水1个小时左右就能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清晨的一杯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粘稠度,帮助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也可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而睡前1-2小时喝一杯水,有利于补充夜间隐性失水和尿液产生带走的水分,防止血液粘稠度增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此外,市民不能等渴了再喝水。排尿、出汗、呼吸……人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散发水分,如果感觉到渴,说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因此要时常少量多次、慢慢饮水,每次150~200毫升左右,间隔时间约半小时即可。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推荐,人们每天要喝够1500毫升左右的水,这差不多是“8杯水”的量,但这只是一个建议,不同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例如剧烈运动或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的人,水分流失多,就需要增加饮水量;有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的人,不能和大家一样,喝水量最好遵医嘱,以免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市民千万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含糖量多的饮料以及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果汁,不仅不易为人体细胞吸收,而且这些成分在体内氧化分解时还要消耗一些水分,会导致饮后更加口渴。在夏天,如果想要补充水分又同时解决口中无味的问题,可以选择多喝汤、多喝茶,如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金银花茶等。 柳青

2020-06-11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288.html 1 3 喝水小事情 隐藏大学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