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月 文/图
远山绿树映晴空,小桥流水绕人家。走在环境清幽的李祖村老街上,青砖白墙,蝉鸣鸟叫,一派静谧随和之意,在巷陌之间不经意地望见一方小花园,茉莉芬芳正浓,树木绿意正深,身着民族服饰的龚安雅正在侍弄花草,身后是她与母亲合开的树皮画与传统服饰工作室。
一件件刺绣精美、色彩斑斓的棉麻衣裳将室内点缀得雅致温馨,在朴实的素白墙面上,多幅传统水墨画作、树皮画作品更是为工作室锦上添花。“这些都是我做的,从小便学习中国画,虽没有成为专业画师,但也在业余之时,发挥自己绘画的特长,来到李祖村创作一些树皮画,怡情养性。”龚安雅道。
只需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几块树皮,加上龚安雅的巧思,一张张树皮就变化成山川、河流、木舟、老翁……组成一幅灵秀质朴的树皮画艺术品。
初遇树皮画 收获美好
龚安雅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国画,后进入校园开始系统学习书法、国画,擅长工笔花鸟、水墨山水。在长达十数年的绘画生涯中,笔墨丹青已然浸润在她生命的各个角落。2018年底,她初识树皮画,就被树皮画与水墨画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深深吸引。
常见的树皮画,一般采用树皮、树叶、苔藓、树枝、干花、岩石碎片等自然材料作为素材,不同层次地粘贴在纸张上,变成一幅幅“天然”艺术品。
龚安雅发现树皮画与国画一样注重构思与布局,一幅完整的画面所需的素材几近相同。但不同的是,国画以水墨深浅、线条粗细描绘画面,树皮画则用天然树皮决定物体形态,在画面写意的同时,更多了一份立体与浑然天成。因此她开始放下手头的杂事,开始慢慢研究起树皮画来。
猛然一头扎进树皮画后,她发现这里竟别有洞天。制作树皮画的工具极其简单,只有尺、镊子和胶水,技法却很多样,有平贴、拼贴、排列、层递、叠加等。而且同一棵树,树皮由内到外的颜色都不一样、纹理也不同;不同的树皮,花纹走向、皲裂纹路也不同,体现的内容也会有不同,所以制作者往往利用树皮的纹理、颜色和剥落下来的形状来决定其用途。
如今每次制作树皮画之前,龚安雅都要先构思好画面的布局、色彩和层次,以及人物造型和远近风景的处理,然后再采用不同工具对树皮进行处理和分配,简单的树皮通过精细的剪贴,就可制作成精美的树皮画。
遍寻素材 熟能生巧
尽管世上树皮很多,但实际能入画的极少,可以在画中用到的特殊颜色和纹理的树皮就更难得了。受地域限制,龚安雅的树皮画一般选用我们义乌常见的松树、银杏、香樟等方便取材的树木。
李祖村附近的山林是龚安雅最常光顾的一个地方。盛夏的午后,龚安雅常常一个人跑到附近的山林里乐此不疲地寻找。有时走在路上,发现地上有一块掉落的树皮,她也会蹲下来研究半天,想象着能够用在哪幅作品的哪个位置上。去外地出差,尤其是去山区,对她来说更是收集树皮的好时机,别人出差回来带礼物给家人,而她总是拎一大袋树皮回来,家人也见怪不怪了。“制作树皮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集素材。”安雅笑道,只有见得多,了解得多,才能拥有无尽的创作源泉。
寻找到合适的树皮后,安雅还需要对树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清洗、煮沸然后晾干。日渐积累的创作经验使她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每一块树皮的作用,有时创作起来,随手一拨就能在大量的树皮中选到合适的树皮用于粘贴。
突发奇想 树皮融合水墨画
在逐渐摸索树皮画的过程中,龚安雅愈加发现,水墨画与树皮画的相通之处。凭借自己多年的绘画经验,她开始尝试让水墨画与树皮画相融合。
在工作室桌案上,记者看到一幅《湖光山色》图,就是水墨画与树皮画相结合的产物。这幅作品主要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构图轮廓,用松树皮制作出远近高低的峰峦叠嶂,辅以花、草、树、木进行修饰,整幅画面鲜活、生动、立体,艺术感极强。
点点墨痕成为整幅画作的底色,淡墨勾勒出远方模糊的山色,近处山峰与奇石则为松树皮,实体的细树枝、干花、苔藓点缀其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水墨与树皮相结合的画面中,既有树皮的立体,也有水墨的缥缈,寥寥几笔就展现出了一派生机盎然、山遥水阔的湖光蜃景。
在画面中,除了数笔水墨外,大部分的场景都用松树皮体现。树皮按颜色浓淡、面积大小不同,粘贴在画面的不同位置。“这就跟国画的原理相似,近处用浓墨,远处用淡墨。”安雅介绍,“我们常用纹理粗犷的松树皮来制作山峦起伏,那么远处山峰的颜色与纹理就要浅显淡薄,近处的则要选择颜色浓重、纹理分明的树皮。而群峰交界之处,就可以用叠加的手法,将浅色与浓色的树皮相互重合。”
水墨与树皮的结合给了龚安雅源源不断的灵感。她解释,如何利用水墨构图、如何在画面中留白,何处可以用树皮体现更逼真的画面内容,都需要抓住灵光乍现的想法。为此她还经常跋山涉水,遍览群山湖泊寻找灵感。
一张张纯手工制作的树皮画,凝聚着创作者无尽的创意与感情,彰显着龚安雅独特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