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赵永强 文/摄
2004年夏天,21岁的郭鑫鑫大学毕业来到义乌,在一家企业干起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工作。
而此时,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才投用三年;青岩刘村还未进行旧村改造;跨境电商巨头亚马逊,在这一年通过收购卓越网才进入中国。这些对于初来乍到的郭鑫鑫来说,似乎与他并无关联,直到十年以后。
突破瓶颈去创业
2014年初,已过而立之年的郭鑫鑫做了一个决定——辞职创业。
“2006年,我跳槽去了环球资源,这是一家B2B媒体公司。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英文媒体,帮助企业将产品推向国外。”郭鑫鑫回忆说,这份工作做了八年,从一个普通的销售,做到了区域主管,后来发现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遭遇了瓶颈。
如何突破瓶颈,郭鑫鑫的心里冒出创业的想法。“当时想做跨境电商,不仅和自己原本从事的职业有相关性,更能了解义乌市场。”郭鑫鑫说,当时像淘宝这样的国内电商,已经趋于饱和,且门槛较高,而跨境电商才刚刚起步。
“创业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刚好遇到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时期,地利就是背靠义乌大市场,有无尽的货源,人和就是我对这个行业有了解,有积累。”郭鑫鑫这样说,也这样做,开始了创业之路。
黄金期迎来新发展
和很多的创业者一样,郭鑫鑫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夫妻档的模式。2014年上半年,也就是他们夫妇创业的第一年,每个月的收入比之前的工资都要低,再加上备货仓储等费用,常常入不敷出。
“那时候主要是没经验,什么产品好卖就卖什么。”郭鑫鑫说,下半年的时候,赶上了平台的扩张期,当时速卖通主要开拓俄罗斯、巴西市场,享受了很多红利,所以业绩上升得很快。2015年,成立了12个人的团队,销售额也是成倍增长。
“义乌小商品具有价格优势,所以产品上架后,就能够有不错的获利。”郭鑫鑫坦言,跨境电商的变化非常快,以前总结的经验,可能一过某个时间段就没有用了,所以跨境电商的从业者要紧跟步伐,甚至预测未来变化。
转型发展谋未来
2017年,“海外仓”这个词出现在大众面前。“对跨境电商来说,物流方式很重要,很多时候都是直邮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不稳定的。”郭鑫鑫说,一般每个月都会有丢件之类问题,但损失如果控制在5%-10%的话,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在2018年,郭鑫鑫通过顺丰国际小包,发往俄罗斯的货物出现了大面积的丢件,平台的退款率超过了40%,损失了好几百万元。“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着手布局海外仓的事,而今年疫情的发生,加快了这一进程。”郭鑫鑫说,过去,80%的货是直邮的模式,20%依靠海外仓,现在海外仓的比例上升到60%,销售额也不断攀升。
海外仓为什么这么重要?在郭鑫鑫给出的答案中,除了稳定,还有就是快速,用直邮的模式,国外的消费者要十多天才能收到货,但是海外仓的话,最快三四天就能收到货,购物体验完全不同。面对未来,郭鑫鑫表示,如今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蓝海”终将成为“红海”,到时比拼的就是产品、服务,更是品牌,我们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