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柴爬图》,真叫人百看不厌。几根浓淡干湿恰到好处的墨线,就画出了柴爬的神韵;两段随手写下的题跋,朴素活泼,情趣天成。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一直被赋予吉祥富贵等寓意。于是,千百年来,无数的画家画出了无数的梅兰竹菊,以及无数的荷花、牡丹、水仙等“高级花卉”。自然,许多画家由于功力太弱,画的对象虽“高级”,移之于宣纸中实在惹人耻笑。
到了齐白石笔下,花鸟画的取材成了百无禁忌,不管画什么,他总能将之化平凡为神奇。
你看,他的笔下,芋头、白菜、青菜、萝卜、扁豆等,与梅兰竹菊有了同等的“地位”;你看,他的笔下,粽子、月饼、螳螂、蜘蛛、老鼠、屎壳郎等,一一成了主角,成了人们审美的对象;你看,他的笔下,柴爬、蒲扇、板凳、油灯、鞭子、草鞋等农家用具,纷纷在宣纸中复活了,活灵活现,雅俗共赏。
不少画家将“高级对象”画成了低劣作品,而在齐白石这儿,人们却不会对老鼠、臭虫、屎壳郎等物产生反感,相反,却得到了艺术的美感与感动。这是因为在他的妙笔下,我们看到了生动、看到了有趣、看到了情感、看到了哲理,从而感受到了绘画艺术的妙不可言。
由齐白石的那把柴爬,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真理:画品的高下、作品质量的高低,不是由画什么来决定的,而是最终取决于创作者的天赋、功力、学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煮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