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义乌,奋斗者的“湖畔花园”

▢ 全媒体记者 龚艳

这是三个新义乌人在义乌奋斗的故事。

他叫蓝龙印,福建漳州人,国际商贸城四区家居和旅行产品经营户。

曾是品牌销售冠军,回乡自主创业却遭遇滑铁卢,直到转战义乌发展后,才迎来绝地反击,蓝龙印10多年间经历了人生的“过山车”。

2013年,蓝龙印怀揣着一丝希望来到义乌,彼时,他在老家漳州开办的抱枕工厂已亏损百万元,时刻面临倒闭关门。而在义乌这座处处充满商机的城市里,蓝龙印不仅看到了抱枕的市场,也坚信了“爱拼定会赢”。

他叫周东亮,河南周口人,青岩刘网商代表,义乌吖萌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

首次创业被“义乌货”打败,再次创业却选择了义乌。如今,他让“义乌制造”走向全球,周东亮与义乌的故事颇有些传奇。

周东亮首个创业产品“百飞梦幻手链”曾红极一时,一度占据长沙等地的线下市场。没想到,辛辛苦苦地推一年多,周东亮的团队却在短时间内被线上平台打败了,打败他们的手链产品,发自义乌。2014年,带着为数不多的流动资金和大量库存,他们来到了“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她叫赖满仙,温州龙港人,三挺路夜市“一品豆花”老板娘。

赖满仙和丈夫在老家原有个包装加工厂,一年到头赚得不多还又苦又累。听小姐妹介绍义乌生意好做,赖满仙决定,趁年轻出来闯一闯。2009年前后,夫妻俩开始在义乌创业,他们并未选择熟悉的包装行业,而是卖起了豆花。

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每年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而蓝龙印、周东亮和赖满仙,却都选择留在了这里。

蓝龙印在国际商贸城租了店铺,建起新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并把工厂从漳州搬到了义乌周边。“义乌市场是‘风向标’,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这些年,蓝龙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自主研发新产品,先后获多项专利,光U型枕就已开发至第8代,还为华为、徐福记等大企业做礼品定制。今年疫情下,蓝龙印并未停止研发,几款新品设计简单大方,且携带便捷、功能性强,深受市场欢迎,产品利润也非常可观。

“义乌经商环境好,办事方便、流程规范、管理有序。在义乌,只要努力,只要专注,就会被认可,就有可能创造奇迹。”蓝龙印感慨道。

到义乌的第一晚,周东亮和同伴就在青岩刘夜市遇到了淘宝行家。大家素昧平生,对方却毫无保留地把如何开网店、如何运营、如何赚钱等门道一一告知。紧接着,周东亮又在青岩刘接受免费阿里巴巴培训。租房、开网店、平台运营……周东亮很快实现再创业,最短的时间、最低廉的成本,这只有在“双创”热土义乌才成为可能。短短几年,周东亮生意越做越大,现已建起配套的工厂与仓库,企业去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

青岩刘定位于孵化基地,按周东亮现有的企业规模更适合到外面发展,但周东亮始终把运营总部放在青岩刘,今年还多租7间房作为办公室。“青岩刘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它就像母亲般一直呵护着我的成长,比如疫情期间,青岩刘党支部和品牌公司全力助我们复工复产,还派党员志愿者帮忙打包发货……”周东亮细数着。

豆花、仙草冻、双皮奶……“一品豆花”在三挺路夜市内名气可不小,今年还上了央视《消费主张》栏目。赖满仙在义乌的第一家实体店开在民主路,客流以学生为主,白天忙完,晚上基本就空了。有一回,她去三挺路夜市逛街,发现人流量很大,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夜市“赶集”,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晚上生意好过白天,后来索性关了民主路的店,一门心思在夜市“扎营”,从下午五六点钟到凌晨时分,平均每天能卖掉几百碗甜品。有的回头客甚至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夜市,就为了那一碗“舌尖上的甜蜜”。

“都是老客了,他们叫一声‘阿姨’,开心,少赚一点没事的!”这么多年,赖满仙始终坚守匠心,甜品品类不多却做精做细、保质保量,价格也没涨多少。薄利多销同样让赖满仙收获满满,她在义乌置了业,今年还另开了一家店面,由小叔子打理,主做外卖生意。“义乌城市很安全,明年双胞胎儿子还将从老家来义乌求学呢。”赖满仙憧憬着。

蓝龙印说,“没有义乌,就没有今天的我”;周东亮说,“义乌给了我温暖与感动”;赖满仙说,“比起老家,义乌我更熟悉”……

他乡是故乡,故乡在身旁。义乌是每一位奋斗者的“湖畔家园”,同时,义乌又以最包容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奋斗者。

2020-12-07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67660.html 1 3 义乌,奋斗者的“湖畔花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