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精读

经 典 导 航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所作,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体现的却是诗人的满腔热情和雄心,这一“冷”一“热”对比、映衬,赋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清晨,诗人登上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明白晓畅,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的深秋景色。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了战前紧张、肃穆的气氛。此二句营造了一个“风冷水寒”的氛围,与“风萧萧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第三句“戎衣何日定”,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和天意的,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诗以“歌舞入长安”轻松自然地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

2020-12-10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68966.html 1 3 经 典 导 航 /enpproperty-->